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2012年05月合订本

点击:2269   月份:2012-06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文章和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贝塞尔的故事(20120502



德国有位天文学家叫贝塞尔。1834年,他在观察中发现天狼星的运动有些与众不同——绝大部分星体的运动都有沿着大圆的弧,但天狼伴星的运动轨迹却是呈波浪形的曲线。

“天!我该不会看错吧!”贝塞尔有些怀疑自己的观察结果,“我得再确证一下,可别闹出笑话。”经过进一步认真细致的观察,贝塞尔终于确证:天狼星的运动的确呈波浪形的曲线。

问题:贝塞尔还会观察下去吗?( )

A、会。B、不会。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呢?”贝塞尔疑惑不解,陷入了沉思中。这个现象引起了贝塞尔极大的兴趣,他下决心要弄它个水落石出。根据天体力学理论,在正常情况下,星体运动呈弧线,而从弧线变为波浪形的曲线,必定是受到某种外力作用的结果。而能够迫使天狼星改变运动轨迹的物体,只能是星球——只有星球才能产生如此巨大的万有引力,且这另一颗星球必定紧挨着天狼星,才会使它的运动轨迹一直呈波浪形的曲线。于是,贝塞尔开始寻找紧挨天狼星的那个星球。

可是,尽管贝塞尔全神贯注地在天狼星附近搜寻,但他的天文望远镜中始终没有出现那颗紧挨着的星球。有人劝道:“那颗星球也许并不存在,要不然怎么会发现不了呢?” 贝塞尔充满自信地说:“不,它一定存在,也许它正巧被天狼星挡住了。只要坚持观察,总有一天我会看见的。”

然而,让贝塞尔失望的是,他始终未能发现这颗预想中的伴星。但贝塞尔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看法,他认定那颗伴星一定存在。为了证实自己的观点,贝塞尔又另辟路径——从理论上进行详细的论证和计算。贝塞尔计算的结果,从理论上再次证实了自己的想法。临终前,他不无遗憾地说: “天狼伴星一定存在,可惜我不能亲眼看见。”

问题:贝塞尔没观察到天狼伴星的原因是什么?( )

A、方法的问题。B、设备的问题。

贝塞尔并不知道,他之所以未能发现天狼伴星,是因为当时的天文观测设备落后的缘故——天狼伴星可不像天狼星那样巨大显眼,它是一颗很小很小的星体,只能发出微弱的光芒。16年过去了,天文观测设备日益先进,连口径达18英寸的大型天文望远镜也出现了。到了1862年,美国天文学家克拉克在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天空时,在巨大耀眼的天狼星旁边,果然看见了一颗暗红色的小星体在运动。“这就是贝塞尔所说的天狼伴星!”克拉克兴奋地说。在进一步的观察研究之后,克拉克惊奇地发现这颗伴星体积很小,它的核能枯竭,已经收缩到不能再小的地步了。天狼伴星属于恒星演化到最后阶段的天体,这种天体被天文学家们称作“白矮星”。天狼伴星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颗“白矮星”。

关键词:观察

家庭山:既要善思考,又要设备好。


X的故事(20120503



20世纪30年代初,排在元素周期表的最后一个元素是92号铀。193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费米用慢中子作为“炮弹”,轰击铀核后,产生出一种带放射性的新原子核。费米认为这是尚未发现的第93号元素,因而把它称为“铀x”,又称为“超铀元素”。19381210,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亲自将该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金授予费米教授,以表彰他“证实了由中子轰击所产生的新的放射性元素,以及在这一研究中发现了由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放射性元素“铀x”的发现,在物理学界引起了一场轰动——原来化学元素大家庭的成员不止92!随后,超铀元素的制备工作也在许多实验室开展起来。当时,在巴黎的伊伦·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重复了费米的实验,但令她感到不解的是,“铀x”的性质一点也不像费米预言的元素周期表上第93号元素应该具备的性质——元素周期表上每个元素的性质是有规律可循的。莫非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发错了?伊伦疑窦丛生。

问题: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可能发错吗?( )

A、可能。B、不可能。

与此同时,德国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的哈思、迈特纳和斯特拉斯曼等人出于探究的目的,也开始了对“铀X”的研究。哈恩是威廉皇家化学研究所所长,擅长化学分析,并享有“化学鉴定痕量放射性元素技术大师”之美称。面对这蒙着面纱的“超铀元素”,哈恩一开始认为,如果它不是第93号元素,那么它也许是铀附近的其他元素的变异同位素。哈恩等三人对“铀x”作了大量的实验、分析,但研究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铀X”就像一道阴影,如影随形般地缠住了斯特拉斯曼的思维。由于研究进展甚微,苦闷中的他忍不住滴咕起来:“‘铀x’小姐,你羞涩的花容到底是什么模样呢?难道你不在元素周期表上吗?”突然,斯特拉斯曼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对!元素周期表!”他翻开元素周期表,逐个搜寻着,看看“铀X”和元素表中哪一号元素最相像。看着看着,斯特拉斯曼眼睛一亮:第56号元素钡!“它的特性太像钡了!”斯特拉斯曼有些兴奋起来,“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用中子轰击铀的结果实际上是衰变成已知的元素。”可是,迈特纳立即否定了他的猜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元素只能蜕变为邻近的另一个元素,怎么可能从92号元素一下跳到56号呢?”哈恩也表示赞同迈特纳的意见。

问题:铀X可能是56号元素钡吗?( )

A、可能。B、不可能。

1938年,法国的伊伦·居里和南斯拉夫的萨维奇合作,用放射化学方法分析中子轰击铀的产物,发现有一个比铀轻、性质类似于锕的放射性物质。看到这篇实验报告,哈恩受到很大启发,而斯特拉斯曼则想起了两年前自己的想法——很可能是钡!

于是,哈恩和斯特拉斯曼再次用中子轰击铀。当“铀X”出现后,他们用最精确的放射化学方法,重复了伊伦·居里的实验。通过连续几天的测量,他们终于得出了明确的结论:核电量为92的铀在受到中子轰击后,分裂成两个较轻的核,其中之一是原子序数为56的钡核,即费米所说的“铀X”;另一个是36号惰性元素氢核。

至比,“铀x”之谜真相大白,而哈思和斯特拉斯曼则由此发现了铀核裂变现象。从此,原子核的大门被打开了,这昭示着崭新的原子能时代即将来临。

关键词:探究

家庭山:敢于质疑传统,勇于探究真相。


道尔顿的故事(20120504



英国科学家约翰·道尔顿年轻时候,有一年过圣诞节,按照老人的习惯,送给母亲深颜色的袜子。“我都这么大年纪了,穿这么红的袜子可要笑死人了!”母亲拿着袜子笑着说。“怎么是红色的呢,明明是灰色的啊?”道尔顿感到非常奇怪。为了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道尔顿拿着袜子四处询问周围的人。结果,只有弟弟和他的看法一致,别人都说袜子是红色的。经过认真的分析比较,道尔顿发现自己和弟弟的色彩视觉有问题——亦即患有“色盲”。

色盲是一种先天性色觉障碍疾病,以红绿色盲较为多见,其中男性红绿色盲占全球男性人口约8%,女性则是0.5%。也就是说,患色盲的人不仅是道尔顿和他弟弟,还有不少人。而且可以肯定,道尔顿之前也有色盲病患者发现自己的色彩视觉有问题。然而,科学界却视道尔顿为色盲发现的第一人,并把色盲病也称为“道尔顿症”。这是为什么呢?

问题:说道尔顿是色盲发现者是因为他是名人吗?( )

A、是。B、不是。

之所以说道尔顿是色盲的发现者,并非因为他是名人,其他发现色盲的人是无名小卒,而是因为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很有价值的科学著作《论色觉》(也叫《关於色彩视觉的离奇事实》。而正是这部著作,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这种症状,为人类研究色盲做出了贡献。而且,据说道尔顿为了研究色盲产生的原因,生前留下遗嘱,要求助手解剖他的眼球。不过遗憾的是,他的助手解剖了他的眼球,最终却未能找到答案。不过,不要紧,后人不但找到了答案,还给了他荣誉称号——这正是对研究者的最好纪念。

关键词:发现者

家庭山:发现的实质是研究。


摔倒的故事(20120506



通常饰演小角色的香港演员曾志伟成名很不容易。可能正是因为不容易,曾志伟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强,并且幽默风趣。

一次晚会上,曾志伟出场,台下掌声响起。谁知,曾志伟很不小心,一登台阶便摔倒了。曾志伟迅速站起来,自嘲地说:“我为观众的掌声所倾倒。”曾志伟的妙语在化“尴尬”为玉帛的同时,赢得了更热烈的掌声。可没想到,话刚说完,曾志伟又摔倒了。

问题:曾志伟会还说自己被掌声所倾倒吗?(

A、会。B、不会。

“我再次为观众的掌声所倾倒。”曾志伟笑嘻嘻地说。台下顿时掌声雷动。

想到了一个女明星的故事。一次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这个女明星被长裙子绊了脚,摔倒在舞台上。女明星迅速站起来,从主持人手中接过奖杯,感慨地说:“为走到今天这一步,我一路走得很艰辛坎坷,付出了很多代价,包括有时跌跌撞撞。”话毕,台下掌声四起。

曾志伟由跌倒在台阶上联想到观众的掌声,将倾倒的本义和比喻义联系起来,以及女明星由摔倒在舞台上联想到自己奋斗道路上的艰辛,将跌跌撞撞的本义和比喻义联系起来,与其说是他们灵机一动的智慧妙语,不如说是他们深有感触的肺腑之言。所以,和成功一样,幽默与智慧不是轻松得来的,是跌跌撞撞付出后收获的。

(本文改编自黄小平的《人生跌倒时》)

关键词:跌跌撞撞

家庭山:幽默与智慧是跌跌撞撞收获的。


舒来依金的故事(20120508



1932年夏天,碧波荡漾的大海上,一艘悬挂着前苏联国旗的轮船载着一批科学家,前往极地探险。一位气象学家为记录航行中天气的变化情况,正准备放飞一只探空气球。

突然,气象学家“哎呦”一声大叫起来。只见他用手摸着耳朵,吃惊地看着气球。原来,他无意之中把脸贴近了气球,没想到气球竟然发出了一阵令人难以忍受的强烈振荡,他的耳朵被它刺痛了。“也许在海上放气球都会这样吧?只不过以前没有发现而已。”气象学家嘀咕了一声后,把探空气球送上了天。当天晚上,探险船遇上了强烈的风暴,大海一改往日温和平静的面容,滔天巨浪毫不留情地袭击着探险船。于是,那位气象学家在他的航海日志上,记录下这场恶劣的风暴以及探空气球强烈振荡的怪异现象。

这个怪异现象,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然而,前苏联科学院院士舒来依金看到这个记录后,感到很奇怪。难道在海上放飞探空气球都会这样?

问题:在海上放飞探空气球是都会这样吗?( )

A、是。B、不是。

“不可能。气球发生强烈振荡,必定是受到某种冲击。”舒来依金分析着。“对,可能是受到气流的冲击。”想到这里,舒来依金不由得兴趣倍增,觉得这里头大有文章可做,便决定进行一番深入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舒来依金发现气球确实会产生强烈的振荡,但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发生——每当他记下一次气球的振荡,大海上就会出现强烈的风暴。“难道气球的振荡和海上风暴之间有内在联系?”舒来依金为这个发现兴奋不已。他接着推断:“海上风暴产生,存在一股强大的气流。这气流会掀起滔天巨浪,又形成气流的游涡,导致气球发生强烈振荡。”

问题:气球强烈振荡和恶劣风暴有关吗?( )

A、有关。B、无关。

为了进一步确证,舒来依金把从气球上发现的振荡一次又一次地记录下来,将它和声波的振荡进行比较。他发现两者惊人地相似,只不过气球的振荡每秒钟不到20次,所以人的耳朵无法感知得到。“这也就是说,气球的振荡和海上风暴的发生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而且,我们利用这种振荡,能够使正在海上航行的船只预知风暴的来临,以便采取措施,减少损失。”舒来依金断言道。

实际上,这种在气流冲击下产生的振荡,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次声波。次声波的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够用于预知海上风暴的来临,还能帮助准确测定同温层冷热空气团的分布和变化情况,测定火山喷发及地震震源的方位,探查矿藏,还可以帮助检查埋在地下的电缆是否腐蚀或短路,管道是否破裂或漏水等等。

关键词:怪异现象

家庭山:偶然中有必然,怪异中有发现。


拉瓦锡的故事(20120510



17438月,“近代化学之父”拉瓦锡出生在巴黎一个富有的律师家庭。父亲很希望儿子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但拉瓦锡却醉心于化学研究。

一次,在做化学实验时,拉瓦锡发现水在加热后,出现了沉淀的现象。当时,人们都相信,一切事物都由水、火、土气、金5种元素构成,并且这5种元素可以相互转化,从而使物质形态发生变化。根据这种观点,炼金术士们对沉淀的出现作了这样的解释:加热时的“火”跑到水中变成了“土”,就成为沉淀。“火怎么能跑到水中沉淀下来呢?”拉瓦锡不以为然。他想:“沉淀的产生,是不是水含有杂质的缘故?”于是,拉瓦锡用很纯的蒸馏水放在玻璃瓶里加热,看有没有沉淀出现。

问题:蒸馏水加热后有没有沉淀出现?( )

A、有。B、没有。

结果,拉瓦锡发现,加热后的蒸馏水也有沉淀出现。“我一定要揭开这个谜,看看沉淀的产生是怎么一回事。”拉瓦锡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实验:他在一个玻璃瓶中倒进蒸馏水,并分别记下玻璃瓶和蒸馏水的重量和它们的总重量。然后他把玻璃瓶密封起来,再接上一个循环的冷凝管。做好准备工作之后,拉瓦锡开始对玻璃瓶连续加热100天,并密切观察瓶中的情况。拉瓦锡看到,水被加热后变成了水蒸气,经过旁边的冷凝管后又凝结为水,再重新回到玻璃瓶中。第101天,拉瓦锡撤去了火源,发现水中出现不少沉淀。他重新称了玻璃瓶的重量,发现包括里面的水和沉淀在内,总重量并没有变。

“很显然,瓶底的‘火’并没有跑到水中,沉淀并不是由‘火’产生的。”拉瓦锡分析道,“玻璃瓶已经和外界隔绝了,只有从瓶里才能找到产生沉淀的真正根源。沉淀是不是水变成的呢?”想到这里,拉瓦锡立刻精确地称出瓶里蒸馏水的重量。

问题:水的重量在试验前后变化了没有?( )

A、变化了。B、没变化。

“嗯,这水的重量并没有发生变化,和100天以前完全一样。这说明沉淀不是由水变成的。”拉瓦锡自言自语地说。然后,他小心翼翼地从玻璃瓶里倒出沉淀,然后再称了称玻璃瓶的重量。

问题:玻璃瓶的重量试验前后变化了没有?( )

A、变化了。B、没变化。

“咦?玻璃瓶的重量减少了些!”拉瓦锡有些激动起来。为了避免差错,他又认真地再测了一遍瓶子的重量。没有错,玻璃瓶的重量比加热前的确减少了,不过是微量减少而已。拉瓦锡赶紧再称量出沉淀的重量,发现这正是玻璃瓶减少的数值! “难道说,玻璃瓶受热后,有微量的玻璃溶解在水中,产生了这些沉淀?”拉瓦锡惊诧极了,“这可是从来没有人想到过的。”

玻璃瓶减少的重量正好等于沉淀的重量,但这还不足以证明沉淀就是由玻璃瓶形成的,还需要作进一步科学分析。拉瓦锡用化学方法分析了沉淀的成分,结果表明它的成分和玻璃瓶完全相同。

原来如此!根据实验的结果,拉瓦锡写成一篇论文《论水的性质兼论“证明”水可能变为土的实验》。物质不变定律的发现和确立,奠定了现代化学的基础,并且有力地推动了哲学和自然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不以为然

家庭山:不以为然,才会有新发现。


帕斯卡的故事(20120512



1646年,法国科学家帕斯卡从一份学术期刊中得知:意大利物理学家托里拆利进行了水银实验,并证实了大气压的存在。这引起了帕斯卡的极大兴趣。他觉得有关大气压的许多奥妙还没有揭开,这方面有文章可做。

帕斯卡首先按期刊上介绍的方法,重做了一遍托里拆利的实验,结果如报道的一样,水银高度为76厘米。接着,帕斯卡设计了一个新的实验方案:将一个粗的玻璃管和一个细的玻璃管连接起来。两个玻璃管内的水是相通的。他把这个用具称为“连通器”。他在连通器内装上水,结果两边的水柱高度一样。他向粗的玻璃管内放点水,结果两边的水柱高度不久就恢复一样。他向细的玻璃管内放入一些水,结果水柱高度也很快恢复到一样。这组实验的结果完全在帕斯卡的意料之内。理由很简单,因为两个玻璃管的口都是开着的,都受到同样的大气压。

问题:帕斯卡的大气压实验还会进行下去吗?( )

A、会。B、不会。

帕斯卡并不满足于这个实验方案,而是希望能够发现更多大气压的秘密,于是又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做了一大一小两个活塞,分别塞到一粗一细两个玻璃管的开口上,然后分别在两个活塞上施加压力。经实验,他发现在细玻璃管活塞上施加压力,就会在粗玻璃管活塞上产生较大的压力。“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帕斯卡陷入了沉思。很快,他想到:这一实验结果可能与大气压的传递有关。经过一系列精确的实验,他证实了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164810月,帕斯卡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液体平衡》。他在文中阐述了密闭流体传递压强的规律:“加在封闭容器中的液体任何一部分的压强(即垂直作用于液体单位面积上的力),必然按原来的大小向各处传递。”它后来被人们称为“帕斯卡定律”。这个定律说明:在粗细连通器上,在小活塞施加一个小压力,就可以在大活塞上得到一个大压力。举例来说,如果大活塞的面积是小活塞面积的100倍,那么,在小活塞上施加1千克压力,在大活塞上就会产生100千克向上的力。

问题:帕斯卡定律有实际用处吗?( )

A、有。B、没有。

虽然帕斯卡在实验中制作了粗细连通器,并发现了帕斯卡定律,但他当时并没有想到如何把它运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并不知道他做的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就是千斤顶的“堂兄弟”。后来,人们在粗细连通器的基础上,用金属代替玻璃,用油代替水,并将油缸设计成油泵,由此诞生了油压机。

关键词:方案

家庭山:有多种方案,就有多种发现。


阿基米德的故事(20120514





阿基米德出生于公元前287年的希腊叙拉古城。当时的叙拉古经济空前繁荣,科学研究之风甚浓,城里的许多人对哲学、几何学等颇有研究。他们喜欢辩论,把这当做学习的机会,阿基米德从小生活在这种氛围之中,养成了喜欢思索、喜欢学习的良好习惯。当时处于尼罗河河口的亚历山大城,是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那里聚集了许多第一流的科学家。好学的阿基米德也来到亚历山大城,在这里学习数学、天文学和力学。

一个星期天,阿基米德和同学们一起乘木船,在尼罗河上缓缓地行驶,两岸旖旎的风光让他目不暇接。忽然,他看到一群人都在用木桶拎水,便问道:“他们干嘛要拎水?”“河床地势低,农田地势高,水无法往高处流,农民只好拎水浇地了。”一位当地的同学告诉他。

问题:阿基米德还会继续拎水的话题吗?( )

A、会。B、不会。

“这样拎水的效率太低了,浇一丘田不知要拎多少桶。”阿基米德心中产生了对农民的同情心。那位同学不以为然地说:“祖祖辈辈,人们都是这样做的。你有什么好办法?”显然,那位同学已经习惯了拎水浇地。但阿基米德回去后,眼前总是闪现出农民拎水时吃力的样子。“可不可以让水往高处流呢?”阿基米德开始思考如何打破水往低处流这一常规现象。

渐渐地,在阿基米德的脑海中产生了一个设想:做一个大螺旋,把它放在一个圆筒里。这样,螺旋转起来后,水不就可以沿着螺旋沟带到高处去了吗?

问题:阿基米德发明了什么?( )

A、水车。B、水泵。

阿基米德立即根据这一设想,画出了一张草图。他拿着这张草图去找木匠,让师傅帮他做一个用于泵水的工具。阿基米德将这个东西搬到河边,并把它的一头放进河水里,然后轻轻地摇动手柄。“咕噜噜”,只见河水在摇动手柄的同时,从泵水机的顶端不断地涌出来——水,果然往高处流了。不久,这种螺旋水泵在尼罗河流域,乃至更广大的范围流传开了。

关键词:习惯

家庭山:改变习惯,打破常规。


钱复业的故事(20120516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得到李四光的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原因是,现在农村城市天电地电干扰越来越多,手动地电仪,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排除干扰记下真实信息,但是数字地电仪只能记下所有的干扰,所以没法做出判断,我可以说百分之七十的数字地电台站是失灵的。”汶川大地震后,钱复业还说:“别看数字地电仪,这其实是国外八十年代的技术,已经落后了。汶川地震不是没有台站,在一千二百公里有二十个台站。为什么不报,就因为分不清楚,这就是汶川地震数字台网报不出的原因。”

随后,钱复业做出了一个惊人举动,她彻底放弃了地电的方法,创新了一种叫HRT波的预测技术。其技术原理就是给地壳一个力,根据回射的情况推知地壳运动的情况。那么,哪有这么大的力呢,或者说根据什么力来推测地壳运动情况呢?钱复业的丈夫赵玉林想到了潮汐力。

问题:根据潮汐力能推测地壳运动吗?( )

A、能。B、不能。

HRT波是用引潮力,引潮力本身有十二小时的日潮周期与半月潮周期。正常时,HRT波是与日潮与半月潮周期相同的,也就是谐振;出现异常时,就脱离引潮力周期,引起共振。有了这个潮期的参照系,很容易辩析出地震发生前的特征。”国家计委科技司前副司长严谷良看完HRT波的全部资料后说。

经过四年的摸索,HRT波技术终于成熟,2007年起可以正式跟踪预报地震,并积累了三十多个成功震例。令人吃惊的是,汶川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完全没有预报出825日西藏仲巴6.8级地震,而钱复业用HRT波却准确预测到了——当然,汶川大地震她也预测到了,只是由于多种原因,她没有敢上报。

(本文改编自《512地震的真相:两个老科学家的血泪倾诉》)

关键词:潮汐力

家庭山:借自然之矛,攻自然之盾。


萨姆的故事(20120518



萨姆是英国德比郡布克斯顿市一个三岁男童,一次他看到父亲马克打扫后花园时,总是不停地交替使用两把扫帚:先用一把粗糙的大扫帚来扫树叶或枝条,再用一把精细的小扫帚来清扫更细小的灰尘。

“这多麻烦啊,有什么好办法没有呢?”爱看英国电视剧《巴拉莫里》的萨姆,受电视剧中的发明家沃利斯和格罗米特的启发,立即想出了一个让父亲不用频繁交替使用扫帚的创意。

问题:萨姆个人能实现这个创意吗?( )

A、能。B、不能。

萨姆的创意其实很简单:他从花园工棚中拿来一根弹性带,将两把扫帚捆绑了起来,做成了一把“双头扫帚”。改良后的扫帚两个扫帚头一前一后靠在一起,这样他父亲扫地时就再也不需要频频更换扫帚了。

父亲对萨姆的创意印象深刻,不但给儿子发明的“双头扫帚”取了一个“改良扫帚”的名字,还为它申请了专利。五岁时,萨姆的专利申请成功,并因此成为英国最小的发明家。

关键词:创意

家庭山:发明有时只是简单的改良。


臧鹏远的故事(20120520



2004年,北京二十二中的高二学生臧鹏远获得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一等奖。其获奖的理由:对节肢动物( )方式演化的初步研究。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A、步行。B、交流。

对节肢动物步行方式演化的初步研究,说白了就是弄清楚多足昆虫到底是怎么走的,腿是怎么动的。比如,6条腿的蚂蚁怎么走?58条腿的山蛩虫怎么走?臧鹏远能够告诉你答案,蚂蚁行走像跳霹雳舞,山蛩虫行走像是在划水。

据介绍,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人做过这项研究,是一个空白。而专家和评委也给予这项研究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是真正的具有独立发现意识的“身边的科学”,具有年轻人特有的质朴性。更让人叫绝的是,臧鹏远还为美国“勇气号”支招儿,他认为六足机器人更易火星行走。

据了解,已经有名牌大学看上了臧鹏远这个“小小科学家”。

关键词:空白

家庭山:科研空白就在身边。


臧鹏远的故事(20120522



2004年,北京二十二中的高二学生臧鹏远获得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第四届“明天小小科学家”评选活动一等奖。而他获奖的理由是,其对节肢动物步行方式演化的初步研究——说白了,就是弄清楚多足昆虫到底是怎么走的,腿是怎么动的。比如,6条腿的蚂蚁怎么走?58条腿的山蛩虫怎么走?臧鹏远能够告诉你答案,蚂蚁行走像跳霹雳舞,山蛩虫行走像是在划水。

问题:臧鹏远是如何辨认节肢动物步行方式的?(

A、靠肉眼观察。B、靠计算测试。

臧鹏远说,在观察动物爬行时,用肉眼是很难辨认出节肢动物的爬行轨迹的,最终是通过计算,利用自己编制的数学公式辅助完成了这项步骤。到目前为止,臧鹏远的研究已历程4年时间。他不但发现了一种巧妙的用计算机测试蚂蚁爬行速度的方法,还自制了数学模型,利用计算机软件和数学公式进行研究。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得到肯定,增强自信,深入研究,体会到了科技的无穷的魅力和探索的乐趣。

臧鹏远和蚂蚁结缘是在二年前,当时他还在上初中。生物课老师布置了一堂课外作业:选择身边的一种动物做一项研究。臧鹏远选择了蚂蚁。他想弄明白的是:2条腿和4条腿的动物,我们能够很清楚看到是怎么走的。可是小小的蚂蚁有6条腿,左右各三条,究竟哪条腿先动?哪条腿后动?肉眼没法判断。臧鹏远首先拿摄像机拍摄蚂蚁,然后看慢放。但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麻烦就是镜头总是无法准确捕捉到蚂蚁,把蚂蚁捉到罐头瓶里,却在蚂蚁拐弯时拍摄困难。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电脑程序,用数模对蚂蚁的落地点进行模拟分析,再和录像做对比,然后截取拍摄效果较好的部分分解记录,制成图片集,每一帧代表蚂蚁每一足的运动状态。

这个过程十分枯燥,3年来,臧鹏远光草图就攒了三麻包。最终,臧鹏远找到了答案:蚂蚁行走时6条腿是这样分工的:左前、左后、( )是一组,右前、右后、( )是一组,交替运动。

问题:上面两个括号分别填什么?(

A、左中、右中。B、右中、左中。

(答案:右中、左中。)

每一组都是一个三角形,保证了蚂蚁行走的稳定性。听起来多么简单!但是专家说,这就叫“科学”。在臧鹏远设计的软件示意图里,行走的蚂蚁就像是一个霹雳舞高手,兴高采烈。

升入高中之后,在指导老师陈珊的启发下,臧鹏远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展,目标锁定节肢动物的几个主要纲目。从低等的鼠妇到较高等的蚂蚁,这些虫子的足数变了,它们的行走是否也蕴涵着某些规律,可以验证这种从低等到高等的演化呢?臧鹏远的思考更深入了。以山蛩虫为例,这是多足纲的一种代表性昆虫,有29对足,是臧鹏远研究的腿最多的虫子。这个纲的昆虫还包括蜈蚣、蚰蜒。它们的腿在行动时究竟是怎么配合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由于臧鹏远已经设计了一个比较好的程序软件,有了一个正确的研究手段,这一次,他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在他的电脑屏幕上,有29对足的山蛩虫就像是一个舞蹈家,众多的足忙而不乱。它的腿从后往前依次迈动,波源由后往前,形成了一道美丽的纵波,那样子就像多米诺骨牌,又像是运动员在划水。

通过研究不同纲目的节肢动物的行走方式,臧鹏远总结出这样的结论:从以水中生活为主的甲壳纲到水陆生活过渡类型的蛛形纲,从陆生生活中较低等的多足纲到高等的昆虫纲,其运动演化方式是:最少着地点构成的多边形逐渐减少,使得运动方式更灵活。

臧鹏远的研究结论得到了专家的首肯,认为他找到的这种看上去十分简单的进化规律,可以对步行机器人的设计、生物力学以及仿生学的研究有一定的帮助。现在,已经有人根据臧鹏远研究出的蚂蚁6足的行走规律,正在研制6足机器人。

关键词:手段

家庭山:用正确的手段深入研究身边的科学。


伽尔顿的故事(20120524



1906年的一天,英国科学家弗朗西斯·伽尔顿离开位于普利茅斯的家,动身前往一个乡村集市。伽尔顿时年85岁,岁月已在他身上留下抹不去的痕迹,不过他仍然对统计学和遗传学研究充满兴趣。这回,激起伽尔顿好奇心的是牲畜。

在集市上漫步时,伽尔顿来到了一处猜重量比赛赢大奖的地方。一头肥壮的公牛被牵到展台上供大家品鉴,聚拢过来的人纷纷对这头牛的体重下赌注。当时,一共有800个人想碰碰运气,其中有些是屠户和农民,更多外行也想和他们一争高下。

当竞猜结束、奖品分发完毕后,伽尔顿找了张纸,进行了一系列统计分析:将所有竞猜者估计的重量都记下来,然后计算这组数据的平均值,并和牛体重的标准值做了一下比较。

问题:平均值和标准值出入大吗?( )

A、大。B、不大。

伽尔顿认为,这个平均值会与标准值相去甚远。毕竟,几个相对聪明的人和更多外行混在一起,似乎更倾向于得出愚蠢的答案。不过他完全错了,这个群体猜测的牛的重量平均值为1197磅,而牛的实际重量为1198磅。也就是说,群体的判断基本称得上完美。

“普通的竞争者也许很适合对牛的净重进行评估,正如有投票权的普通人对政治议题的利弊更有判断力一样……群体对于民主判断的准确性,要比预想的可信得多。”伽尔顿后来在《自然》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

关键词:平均值

家庭山:集体智慧是无穷的,群众眼睛是雪亮的。


刘若旖的故事(20120526



2009年深圳理科总分状元刘若旖学科成绩一向优秀,被称为“避雷针”,“基本第一、很少第二”,且总是与第二名拉开较大距离。

据刘若旖的母亲回忆,女儿三岁前就认识1000多字了,记忆力很好,跟她讲同样的故事,如果稍微有点发挥不一样了,她就会问。

问题:识字早跟记忆力有关系吗?( )

A、有。B、没有。

据研究发现,早期识字对孩子记忆力及智商开发很重要。日本的石井勋教授在其《幼儿智力开发法》一书中介绍:经过他多次反复测试的结果,日本的孩子小时候如果不学汉字,他的智商和欧美儿童一样是100。但是学习了汉字,情况就不同了:如果从5岁开始学起,到入学前一年,智商能达到110;要是从4岁开始学起,学两年,智商能达120;若从3岁开始学习三年,智商能达到125130。法国汉语教师协会主席白乐桑也说,他教法国孩子学汉字,主要目的在于开发西方儿童的右脑。

另据中国科学院心理学研究所调查报告表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期29人中,有28人是三岁就开始了识字。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在4岁时母亲就开始教他识字,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就认识了3000多汉字。著名诗人、作家冰心也是四岁就开始识字,7岁就能读完全本的《三国演义》,11岁就读完了中国最有名的古典名著。

关键词:识字

家庭山:识字早,记忆好。


李明洲的故事(20120528



2008年,四川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的李明洲在导师李学伟的指导下,联合深圳华大基因及中国、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四国共12个科研单位的50多位科研人员一起研究猪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能了解猪肉的机理,让肉质更为健康,更具营养。

2012522,由李明洲作为第一作者的《猪脂肪和肌肉组织的基因组甲基化图谱》论文发表在了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子刊《自然通讯》上。让李明洲本人都感到意外的是,这篇论文仅仅一天时间就被付费下载了2808次,而这本权威期刊每篇文章平均每年的下载量也就1900-2800次。525,四川农业大学在中心组学习会上举行教授二级岗特聘及科研奖助金发放仪式,破格特聘动物遗传育种研究所李明洲副教授为教授二级岗,给予李学伟教授课题组奖助金300万元。据介绍,该校教授共分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4个级别,一般一级教授只有院士才能达到相关的评定标准。二级教授已是教授中级别非常高的了,大多数教授还是需要很多年才能“熬”到二级。足见,学校对李明洲“连升三级”是很有力的。

问题:李明洲“连升三级”是因为发现更健康的猪肉吗?( )

A、是。B、不是。

通过3年的实验观测和对猪各部位脂肪的DNA数据的分析,再加上1年的验证期,李明洲发现,不同部位的脂肪对猪身体的危害程度也是不同的。比如脏器里的脂肪就危害极大,特别是胸腔内部的内脏脂肪,其次是腹部脏器的脂肪。但这并不是李明洲“连升三级”的原因,而是他所参与的研究还首次从表观遗传学角度,证明了肌间脂肪组织也是导致肥胖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肌肉之间的脂肪,是导致猪肥胖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其身体无益。”

也正因如此,不少医学界的专家在看了其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后,认为这项研究对人类肥胖的研究有突出贡献。也就是说,李明洲他们在有心栽花研究健康猪肉时,竟然无心插柳,意外地为研究人类肥胖基因的专家们打开了一扇门。

关键词:无心插柳

家庭山:栽花之时亦插柳。


克拉文的故事(20120530



19685月,美国潜艇“天蝎号”在北大西洋失踪。海军对它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一无所知,对于最后一次联系后它又航行了多远也仅有模糊的判断。军方确定的搜索区域是一片20英里宽、深达数千英尺的环形海域。这是一项几乎没有任何希望的任务。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名叫约翰·克拉文的军官提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方案。

首先,克拉文编写了一系列剧情脚本——对于“天蝎号”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出了所有可供选择的解读。然后,他召集一组具有不同背景的人士,包括数学家、潜艇专家和搜救人员,要求他们就情况可能向哪方面发展提出自己的猜测。为了使整个过程显得有趣,这些猜测都以投注的方式体现出来,奖品是若干瓶威士忌酒。

问题:这些人的猜测有用吗?(

A、有。B、没有。

尽管这些猜测中没有一条能指明确“天蝎号”到底在什么地方。但克拉文认为,如果将所有的猜测搜集起来综合分析的话,就能对潜艇如何遇难形成完整的拼图。事实证明,这是个光彩夺目的主意。在“天蝎号”消失5个月之后,一艘军舰发现了它的沉没地点,与克拉文那个团体估测的位置仅相距220码。

关键词:综合

家庭山:集众人智慧,析综合情况。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热烈祝贺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突破1000分(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