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玲(北京清华大学燕园教育科技研究院副院长)
出处:家长学校
小光平时很喜欢打球,但有一次玩打篮球的时候,小光却站在边上不肯尝试参与。究其原因在于,小光看到另外几个小孩比较会打球,所以他不敢挑战了,怕输了没面子。
平时生活中,小光也表现得遇到点困难就退缩。比如说,两个人下棋,小光一旦输了就很沮丧,找借囗说不玩了;有时候做作业,遇到点难题,他也特别着急,就想绕过去。为此,爸爸妈妈担心小光害怕困难的性格,会影响了他将来的发展。
先来看看导致孩子消极退缩的原因有哪些。
1、对孩子期望太高。有些家长会将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比如,他们学历不理想,于是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取得很高的学历;自己从小想当音乐家,结果没有当成,于是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弥补自己内心的失望。这种心态下,使得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高期望下,孩子一旦达不到家长的要求,可能就会换来严厉的批评。渐渐地,孩子就“知难而退”,因为担心做不好被批评,而找借口不愿意去做了。
2、毁灭性批评孩子。当孩子做错事情,家长给予指正是正常的。但是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却是“毁灭性批评”。比如,他们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对孩子进行人格伤害“你真是比猪还笨”“我就知道你这德性……”“饭桶,一点用都没有!”这些话会严重地挫败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严重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导致他们产生害怕失败、害怕被拒绝、胆小、懦弱、犹豫、忧虑、找借口等消极心态,使得他们面对困难不敢迎难而上。
3、过度的表扬方式。有些家长觉得自己平时鼓励孩子很多,为什么孩子还会如此害怕失败呢?实际上是表扬的方式出了问题。比如说,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一定会赢!”孩子在你是最棒的!”“妈妈相信你能拿第一!”小的时候,孩子听到这样的话挺高兴的。但是渐渐长大,他们发现自己能力并非是最强的,表现不可能总是最棒的,比赛也不可能总是会赢。这就使得孩子心里产生了畏难情绪,觉得如自己做不好,爸爸妈妈就不爱自己了,于是找借口逃避。
再来了解一下如何让孩子不再找借口逃避。
1、家长保持积极心态。家长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态。如果家长遇到事情容易抱怨,一蹶不振,那么受家长的影响,孩子也容易出现消极心态,容易变得沮丧、失望,对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抱怨,面对新鲜的事物和学习的挑战不敢于接受,总是产生退缩。因此,家长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营造阳光的家庭氛围,面对困难,能乐观对待。同时遇到事情,家庭成员一起互相想办法,彼此支持,彼此鼓励。这都有利于孩子积极思维的建立,他们就不需要找借口回避问题了。
2、帮助孩子体验成功。当家长帮助孩子一次又一次地克服那些他曾经害怕的事物之时,他会有一个新的判断。这如同站在山脚下看一座山峰很高,孩子不敢攀登,但如果经过家长指导,孩子攀登上去了,他就会形成一个认识,原来这件事情没有那么难。所以,家长可以给予适当帮助,让孩子体验成功,增强自信。
3、引导孩子享受过程。如果太注重成功的结果,孩子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因为担心失败,结果往往会找借口回避挑战。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鼓励孩子注重做事的过程,带领孩子进入到做事过程的美好体验中,享受做事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结果。当然,家长的态度更重要,要多多看到孩子的努力和收获。
4、学会真正欣赏孩子。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家长不要对孩子要求过严、期望过高,能看到孩子的进步,增强自信。同时,要对孩子的能力给予高度的信赖,即便是他们遇到了困难或者是产生了退缩,也要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发现积极的元素,对孩子给予鼓励。比如,孩子即便失败了,但仍不气馁,屡( )屡( ),越挫越勇。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就很值得鼓励肯定。这样孩子就会变成一个枳极乐观的人,而不是一遇到挑战就找借口逃避。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赐稿亲子故事或教育故事,欢迎免费注册家庭山故事网,家庭教育故事猜猜看开心辞典,分分钟充电孩子一生。详情点击此处。
(答案:败,战。)
当然,家长要善于批评和表扬,不要过分批评,也不要不切实际的过度表扬,确保孩子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积极的自我评价。
关键词:逃避
家庭山:家长态度不消极,孩子积极不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