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情商篇欢迎您!家庭山祝您的孩子德艺双馨!
点击:2069 月份:2013-10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俾斯麦的故事(20131002)
俾斯麦是19世纪最卓越的政治家之一。他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并把德意志推上了世界强国的台阶。像彼得大帝、拿破仑一样,他在世时就是人们争相传颂的传奇式人物。
俾斯麦年轻时候就是一个桀骜不驯的人。据说,在大学三个学期中,他总共进行了25次决斗,有一次受了重伤缝了14针。法国外交家格腊蒙曾对俾斯麦进行过细致的观察,深刻揭示了俾斯麦善变而灵活的秉性:“他的眼睛从来不显出笑意,他说话时,好像总咬着牙关……尽管如此,却使人感到,他随时都准备斗争。”
有一天,俾斯麦麦到外地去玩,住在一家旅社。旅馆的房间里没有电铃,他便向旅馆主人要求装一个电铃。旅馆主人说:“我们旅馆没有一个房间有电铃,你若要装,得自己付钱。”等旅馆主人走了以后,俾斯麦掏出手枪连放几枪。大惊失色的旅馆主人跑回来问他,他却若无其事地说:“我在()呀!”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用电铃。B、叫茶房。
那晚,俾斯麦的房间马上装了电铃。
(本文摘编自圣启的《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政治智慧》)
关键词:斗争
家庭山:随时准备斗争。
高尔基的故事(20131004)
高尔基是前苏联文学泰斗,他主要是写小说,但也喜欢写诗,在家里写了好多的诗,只是不好意思拿给人看。有一次他终于忍不住,将自认为不错的几首诗交给当年正在诗坛走红的马雅可夫斯基鉴赏。
马雅可夫斯基看着看着,就忘了面前是一个多么伟大的人物,竟然气不打一处来,斥责说,这个句子怎么能这样写?这写的是什么东西!不行不行!话说得不留余地,批评得毫不留情。然而,高尔基却一点声音都没有。
问题:高尔基是怎么了?( )
A、气晕了。B、气哭了。
马雅可夫斯基抬头一看,这才发现高尔基正用大拇指抹着眼泪。
年轻的马雅可夫斯基在诗面前可以忘记一切,可以训斥泰斗,真是很了不起。但一个大师在文学和艺术面前那样谦卑,就不但是了不起,还很可爱!
(本文改编自张炜的《呜呜地哭了》)
关键词:谦卑
家庭山:无架子,有真情。
俞可的故事(20131006)
在儿子俞可的成长过程中,作家俞天白说自己从未放松过对他的教育。而俞可在父亲的教育下,也先后获得教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被授予“2002年度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奖”。现在,俞可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
俞可从小长得胖,同学们总爱把他当成玩偶逗着玩。小学时,坐在他身后的女同学,用削尖的铅笔戳他的脊背,铅笔芯刺进他的皮肉,很疼,可他当时只会哭,不敢反抗。上课时,在课堂上说话的明明是他身后的几个同学,课后老师追问谁不遵守课堂纪律时,几个说话的同学却一致指证俞可,俞可百口莫辩,只好哭。那时他能表达情绪的办法似乎只有哭:因胖而引出的自卑心理使他失去了勇敢生活的信心。
俞天白发现了儿子逆来顺受的极端个性,便想法启发教育他。他告诉儿子,肥胖不是一件可耻的事,而且可以改变:他帮儿子制订了合理的膳食计划和循序渐进的运动计划,帮儿子减肥。在家中最醒目的地方,他悬挂了一幅画:两只吃草的羔羊,还有一把饰有鲜红流苏的龙泉宝剑。
问题:这幅画的寓意是什么?( )
A、学做羔羊。B、学做宝剑。
俞天白想通过这幅画喻示儿子:不要做沉默的羔羊,任人宰割,要像宝剑一样该出鞘时就出鞘。他还将这种阻止儿子向负面心理发展的努力渗透进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
后来,俞可终于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成年后的他经常对人说:“是父亲把我从少年肥胖的灾难中挽救了出来。”
(本文摘编自杨青的《俞天白:父子一同成长》)
关键词:改变
家庭山:不以为耻,循序渐进。
俞可的故事(20131008)
1991年,21岁的俞可出国,赴德国登堡大学教育系深造,攻读硕上学位。其父俞天白给他寄去了很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资料,比如“天干地支”,各年属相表,为的是让儿子置身于对中国陌生而好奇的德国人中时,可以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魅力,以便能更快地被陌生环境所接纳。俞可便在父亲的指点下,经常给自己的德国同学、同事讲述中国的文化、民俗以及新近发生的事情。
问题:俞可会很快被德国人接纳吗?( )
A、会。B、不会。
果然,俞可周围的德国人对中国十二生肖和属相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开始主动接近这个年轻的中国小伙,俞可孤单的异国生活也因此有了丰富的色彩。他写信对父亲说:“一位职员对我说,他们都因为我能够在这儿工作而感到高兴。因为我不但帮了他们很多忙,还给他们带来了快乐。说帮忙,是指我工作努力;说快乐,是因为我经常给他们讲中国。同事们纷纷要求复印我带给他们的属相表。”俞可还告诉父亲,同事生日时,他送了同事一块“一帆风顺”的挂毯,还在同事家吃了午饭,玩了游戏机。在另一个同事家里,同事不仅请俞可和他们一家共进晚餐,还帮俞可修理了自行车。读到儿子的这些文字,俞天白仿佛看见了远在他乡的儿子正朝他绽开笑脸,他感到无比快慰。
纽约大学校长杰夫•凯•尼尔曾这样评价俞天白:“许多中国父母过分强调学术上的成就,而漠视了孩子们品德上的熏陶,但俞先生是个例外。在中国,他是一个伟大而且有远见的父亲。”的确,多次跟俞可强调:“一定要在自己形象上下功夫,让你本身——主要是指人格、智慧——焕发出魅力来,这才是最牢靠的。”
关键词:接纳
家庭山:文化魅力焕发人格魅力。
许俏妞的故事(20131010)
作为艺人,小S陪女儿许俏妞的时间并不多,有时候一天要录八集《康熙来了》,还要拍广告,几天不回家或者凌晨回家是常有的事情。可是许俏妞很黏小S,只要她一回家,许俏妞就会缠着她。
有一天,小S下班,许俏妞又像往常那样要小S干这干那。小S灵机一动,神情严肃地对许俏妞说:“许俏妞,你想让妈妈死掉吗?”小孩子一听“死”这个字愣住了,回答:“不希望。”小S接着说:“你不希望妈妈死掉对不对?现在妈妈很累,如果你要妈妈现在给你讲故事,妈妈就会累死。你可不可以照顾妈妈一下,乖乖跟保姆阿姨去洗澡然后睡觉?”
问题:许俏妞答应照顾小S没有?( )
A、答应了。B、没答应。
许俏妞犹豫了几秒钟,然后像个小大人一样点点头说:“没问题。”
这件事以后,小S逐渐意识到,小孩子没有大人们想的那么脆弱,你总是把他们当瓷娃娃一样保护起来,无条件地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他们怎么可能不任性不自私呢?是那些好心的家长们强行剥夺了孩子照顾他人、替他人着想的权利。因此,小S开始有意识地用类似的恐吓法让许俏妞明白,大人不是万能的,孩子偶尔也应该负担起照顾家人的责任。
从那以后,许俏妞变得越发像一个小大人了,懂得照顾小S。有时小S在房问里睡觉,恰巧爸爸忽然回家,许俏妞就会马上示意爸爸:“轻一点啊,妈妈在卧室里睡觉,你不能打扰她。”后来,小S的第二个女儿出生,只要妹妹在睡觉,许俏妞就会自觉地维护家里的安静:“说话小声点,否则妹妹就会被吵醒的。”
(本文摘编自彩霞的《辣妈小S:我的女儿也要“辣”》)
关键词:小大人
家庭山:别剥夺了孩子照顾他人、替他人着想的权利。
鲁迅的故事(20131012)
一九三六年六月的時候,魯迅的病情突然開始加重,連基本的起床、坐立都很困難,一直都堅持的日記也不能寫了。
之前,魯迅經常在寫作之餘擠出時間,熱心地為眾多愛文學的青年看稿,解答他們在寫作上或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以及問題。現在,魯迅病倒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內情,依舊有很多青年將他們的稿件寄來,向魯迅請教。這些文學青年往往都很重視自己的稿件,為了避免信件丟失,他們大多數人都是寄掛號的。掛號信件又分單掛和雙掛兩種。單掛號信蓋章後,就算是收件人向郵局負責;而雙掛號信則還有一張回執,需要回遞寄件人。
對此,臥病在床的魯迅心裡很是焦急。為了不延誤時間,讓寄信的人牽掛,魯迅就專門請人刻了這一枚圖章,上刻“生病”。
A、鲁迅。B、生病。
(答案:生病。)
在雙掛號回執欄蓋上“生病”二字,再讓郵遞員送回,以此求得寄信人的諒解。當時的周海嬰(鲁迅的儿子)已經六歲多了,有時在樓下玩耍,遇到來信要蓋此章時,往往不許旁人插手,不論郵件緩急,都要搶著完成這個自以為非常榮耀的任務。寄信人收到回執後,知道了其中的情況,深受感動,同時也不急於魯迅回覆自己的稿件了。
一枚小小的“生病”圖章,折射出魯迅對他人的真心尊重和關愛。
(本文摘编自秦湖的《魯迅的生病圖章》)
关键词:生病
家庭山:心系他人,寄情于物。
俞可的故事(20131014)
1991年,21岁的俞可出国,赴德国登堡大学教育系深造,攻读硕上学位。
俞可刚融人异国的新环境后,一度沾沾自喜,甚至跟父亲说德国的环境如何轻松自由。俞天白未雨绸缪,再三嘱咐儿子:“人生在世,最不应该的是忘乎所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认为‘他们都这样’而给自己留下后患。”俞天白非常严厉地指出,他之所以能够这么快融入新环境,不过是沾了外国人对中国感到神秘和新鲜的光,并不是他自身有什么魅力。所以,要想长久立足,一定要培养自己的( )。
问题:俞天白认为怎样培养人格魅力?( )
A、处事能力。B、人格魅力。
俞天白经常告诫俞可:以博爱为立身之本,以能够坚持独立思考为荣,以保持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以及严谨、科学的治学精神为美德。凭着这种观念,俞天白和儿子通信达2000余封,约140万字,每年约合143封信10万字。
关键词:人格魅力
家庭山:博爱,独立,科学。
王祖蓝的故事(20131016)
当初王祖蓝能主持《奖门人》,曾志伟的意见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有人说,曾志伟在王祖蓝的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然而刚开始那阵子,王祖蓝却备受质疑,大家都说他形象不好口才平平,唯一的好处就是老实听话。那时的王祖蓝几乎每天都做噩梦,常在凌晨被自己吓醒,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搞砸了节目。
但没过多久,王祖蓝的主持技艺就变得越来越熟稔,知名度也越来越大。因为节目效果的需要,王祖蓝在节目中常常身处“被侮辱被损害”的地位,但他总是微笑着承受一切,并报之以如珠的妙语。因为心胸宽广,尊敬前辈,加上敬业又好学,大家总是分外待见王祖蓝,有什么机会也会特别留给他。所以便常有人说王祖蓝是幸运儿,总会遇到贵人,对于这些评价,王祖蓝从不辩解,也很少告诉人自己背地里熬了多少夜下了多少工夫。直到后来王祖蓝加入了《荃加福禄寿》并带火了这个节目,汪明荃才算为他说了一句公道话:“人人都说蓝仔有贵人缘,其实最大的贵人就是他( ),他懂得怎么为自己增值。”
A、自己。B、上司。
(答案:自己。)
(本文摘编自《百变王祖蓝:幸好我不是高富帅》)
关键词:贵人
家庭山:最大的贵人是自己。
叶延滨的故事(20131018)
儿时,作家叶延滨一直在学校住校,后来又在母亲的流放地大凉山读完中学。把叶延滨召回到父亲身边的,是“文化大革命”的一张报纸——1966年初夏,省报的头版几乎以一版的篇幅,点名批判在大学当校长和党委书记的父亲。大段的声讨文字中流露了这样一个信息,走资派叶某某被愤怒的革命师生包围,工作组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使其免于一死。
叶延滨父亲的那个大学造反派威猛,叶延滨虽然没见到父亲被打的情形,但能看见父亲牙齿脱落嘴角出血,浑身青紫的伤痕,一位穿着白大褂戴着大口罩的中年医生,抬手递给叶延滨一张诊断书,上有一行检查结论:长期缺乏锻炼所致劳损。这个医生的这张薄纸,让叶延滨明白父亲的处境。如果不想办法,父亲不能活着走出这个地方。
大学在城西郊区,距城区六七里路,校门前是一条省道,也是造反派扼守省城的要地。学校变成了“军事据点”,校门堆满沙包工事,持枪的武斗队员日夜站岗。父亲被关押在学生宿舍大楼里,同房有三个造反派大学生24小时值守。要把父亲从这样的地方救出来,是件难事。叶延滨为此找过军队“支左”当局,也找过“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均无任何结果,除了“相信群众相信组织”之类的屁话,有点同情心的也就说出一句:“现在这么复杂,只有家属自己想办法。”大学的一位中年女老师,找到了一位姓张的工人帮助叶延滨,此人在部队当过侦察员,参与讨论的还有一位姓黄的技术员。讨论产生了一个长达数( )的计划,主要实施者是叶延滨和父亲两个人。
A、天。B、月。
(答案:月。)
叶延滨每周从城里到城郊的大学去看望父亲两三次。每次叶延滨都带四份食品,给父亲一份,药品和咸菜、水果,给那三个同屋的学生点心和水果。开始他们推却,界限划得清楚。叶延滨就把东西放在桌上,等叶延滨一走他们也就乐得享用。次数多了,当叶延滨的面也就吃起来。和看守的学生关系得到了改善,父亲就提出每天早上到锅炉房打开水,顺便也散步放风在校园里走一圈。原先是每天下午出去放风,每次都有一个看守陪着。现在改成早上六点起床,上锅炉房打水同时放风散步。看守者睡不成懒觉了,不乐意。多说几次,多吃几次叶延滨带来的东西,同意了。就这样一天天过去,父亲清早六点准点起来,但天色一天比一天越来越暗,天气也越来越冷。终于有一天轮值陪同者不想起床了,父亲独自一人,照常去锅炉房打水,然后提着温水瓶再沿着校园围墙走一圈,七点前回到住处,东方才泛出鱼肚白。打那以后,默许变成习惯,早上起床后没有人跟着父亲了。
11月的一个早上,叶延滨推着自行车,来到校园围墙外一道小铁栅门等候。
问题:叶延滨等候什么?( )
A、等父亲见面。B、接父亲逃走。
雾气浓重,寒意透心,上下牙不禁时时打战。六点半时分,父亲走到了小铁栅门前。叶延滨把一架小竹梯从铁栅间塞进去。父亲把竹梯搭在围墙上,爬上围墙,又抽起竹梯递了出来……成功了!从秋到冬,就为了这一刻!工人老张骑车在前面开道,叶延滨努力稳住神,两条腿直哆嗦!一咬牙蹬动了车子,父亲坐在后架上,拍了一下叶延滨的背,两辆自行车一前一后,沿着小道冲进了浓浓的晨雾中。
这是叶延滨一生最自豪的一次成功,这是耐心取得的成功,耐心做那琐碎、乏味、刻板的小事,因为爱,因为有信心……
(本文改编自叶延滨的《耐心的胜利》)
关键词:耐心
家庭山:耐心做琐事,小事成大事。
吵架的故事(20131020)
美国电影《怦然心动》里有这样一段情节:女孩的父母吵架后,对她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好,这这绝不是你的错。当晚,父母轮流去女孩的房间,告诉她,父母永远相爱,也永远爱她,让她无比安心。
可以肯定,所有的孩子都希望有这样的父母。
记得小时候,父母在一起经常吵架,尤其是在饭桌上,于是乎,每到这时候,我的固定食谱也就成了( )拌饭。
A、咸菜。B、眼泪。
(答案:眼泪。)
所有,爱孩子,就让孩子安心。
(本文改编自咪蒙的《你向孩子道歉了吗》)
关键词:吵架
家庭山:爱孩子,就让孩子安心。
淡定姐的故事(20131022)
苍南姑娘小章今年18岁,一个人租住在温州市区。几天前,当她推开自家房门时,一名男子冲了出来,把刀架在她的脖子上。
“他说‘别动,给我钱’,我说我没钱,他又说‘我只要100块’。”小章回忆,劫匪年纪只有十七八岁,看起来很紧张,手一直在抖。见此情形,小章反倒镇定了,“我说了一句话,把他吓到了。”“我说,你别紧张。我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抢劫了,被抢好多次了。”听了小章的“狠话”,劫匪的反应出乎意料,他放弃了抢100元的念头,和小章讨价还价,最后把抢劫“目标”调整为10元。小章依然没有给,反而和劫匪聊了起来,“怎么为了10块钱抢劫啊?”劫匪说,肚子饿了。“我说可以在家给他做饭吃,但他没同意。”小章说,两人聊着聊着,劫匪自己放下了刀。
劫匪说,自己姓罗,河北人,父母离异,他来温州工作,但不太顺利。小章问:“你是不是饿了?”劫匪:“我两天没吃饭了。这样吧,看你家里也没吃的,我只要钱。”小章:“我请你去外面吃饭吧。”对于这个提议,劫匪一开始并没有接受。两人僵持了一会儿,小章再次提议先出去吃饭,“我自己16岁出来打工,也很不容易,我知道你这样,肯定是走投无路了。你现在很饿,姐先带你去吃饭好不好?”这番推心置腹的话,让劫匪放松下来,他同意,先和小章去吃饭。
小章带着劫匪,来到了附近的一家小吃店。在吃饭的过程中,小章偷偷用手机拍下了他的照片。小章说,看着对面这个稚嫩的劫匪,自己突然产生了“帮他一把”的念头。她对劫匪说:“你在这里吃着,我去饭店老板那里帮你问问,有没有工作可以干。”劫匪没有阻拦。小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地和饭店老板说了一下,老板建议她报警。小章又给公司一位年长的同事打电话,对方的意见也是报警。小章回到饭桌,这时,劫匪突然起身跑走了。随后,小章报警。根据她提供的照片,警方很快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经过3个小时的搜寻,在网吧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10月16日中午,刘某在温州市区闲逛时,看见小章的屋子没锁门,就溜了进去。他说,自己给小章讲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虚构的,之所以同意和小章外出吃饭,是因为觉得经过交谈,小章已经相信了他,不会报警。
问题:小章报警好吗?( )
A、好。B、不好。
以下是网友评论:
[搜狐四川省网友唱情歌] 小伙子走头无路又年轻无知,刚刚有点邪念,从过程看,他还算闪了,应该有救。可是淡定姐是极不诚信的丫头骗子,你应该管一顿饭(承诺了的),再给10块钱(谈好了的),边吃边谈抢劫的危害与后果,最好能让小伙子明白困难是暂时的,只要用心做事诚实做人就有希望。挽救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拯救灵魂,你骗了她,她是会被关一段时间,但出来后他还敢再相信人吗?如果以后他升级为杀人抢劫犯,难道你没有责任吗?
[搜狐重庆市网友落☆落]真搞不懂媒体报道是赞扬这女孩的勇敢机智还是贬低劫匪的本性善良?试问女孩:如果是一个泯灭了人性的劫匪,你的机智勇敢还有用吗?你还会得意你的机智吗?试问媒体:你的报道是提醒以后的劫匪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也要机智吗?唉!媒体、女孩、饭店的老板、女孩同事,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善良包容一个孩子呢?“机智的”女孩,你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再把你的善良深一点帮助引导这孩子走向阳光呢?你知道吗?可能你和媒体会毁了他的!希望以后的媒体在赚钱的同时也有那么一点人性的善良吧!
[搜狐河北省衡水市网友燕归空] 根据发案过程,不支持报警,应该因势利导,让他走向善良,对人对己对社会都是有利的!
[搜狐广东省佛山市网友翔鸢] 不赞成报警,17岁的孩子出来做事不容易,多给与这些孩子关爱和支持!
家庭山:《悲惨世界》中的主人公冉阿让17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出狱后,冉阿让又偷了米里哀主教的银器,然而主教并没有押他去官府,而是宽恕感化了他。最终,冉阿让成为一个善人、富人,并当上了市长。
关键词:感化
家庭山:真正改造一个人的是感化,而不是惩罚。
咖啡厅的故事(20131024)
一日,我和朋友在洛杉矶附近威尼斯海滩一家有名的咖啡厅闲坐,品着咖啡,这时进来一个人,在我们旁边那张桌子坐下。
他叫来服务生说:“两杯咖啡,一杯贴墙上。”他点咖啡的方式令人感到新奇,我们注意到只有一杯咖啡被端了上来,但他却付了两杯的钱。他刚走,服务生就把一张纸贴在墙上,上面写着“一杯咖啡”。
这时,又进来两个人,点了3杯咖啡,两杯放在桌子上,一杯贴墙上。他们喝了两杯,付了3杯的钱,然后离开了。服务生又像刚才那样在墙上贴了张纸,上面写着“一杯咖啡”。似乎这种方式是这里的常规,却令我们感到新奇和不解。
问题:墙上的咖啡是留给自己下次喝的吗?( )
A、是。B、不是。
几天后,我们又有机会云这家咖啡厅,当我们正在享受咖啡时,进来一个人。来者的衣着与这家咖啡店的档次和氛围都极不协调。一看就是个穷人,他从下来,看看墙上,然后说:“墙上的一杯咖啡。”服务生以惯有的姿态恭敬地给他端上咖啡。
那人喝完咖啡没结账就走了。我们惊奇地看着这一切,只见服务生从墙上揭下一张纸,扔进了纸篓。此时,真相大白,当地居民对穷人的尊重让我们感动。
(本文改编自王慧云的《墙上的咖啡》)
关键词:墙上的咖啡
家庭山:留一份给需要帮助的人。
龚琳娜的故事(20131026)
2002年,龚琳娜放弃民族乐团的巡演,开始有方向地寻找这种忘我的“真”。老锣带着龚琳娜接触一种新的演出方式,没有大舞台,没有大裙子,没有豪华灯光,没有伴奏带,舞台才两间屋子那么大,观众不到30个人,跟家庭音乐会似的。“人都那么近,我发抖台下都能看见。我的一个音不准你都能听见。从宏大变得那么近,我特别紧张。老锣说,你就紧张,你就紧张得唱,你不用装不紧张,因为观众都看得出来你是紧张的。”
龚琳娜唱了一首流行歌,《月亮代表我的心》。这个从5岁开始上台演出的女孩,居然在舞台上找不着调了。“要是过去的我,我不会原谅我自己的,我会觉得这样很丟人。但那次我敢于面对。我错了,没关系,再来,观众不会因此不喜欢我,因为我就是很紧张。后来又唱一次,还是找不到调,我唱第三次,终于找着调了。”
下台以后,龚琳娜开始自省,为什么这么紧张,因为以前没这么唱过。她就去老锣朋友的家,也是德国人,两口子在家,观众就俩人,龚琳娜主动要求给他们唱歌。“我站在人家阳台上就吼,唱苗族飞歌,唱完他们都流泪了。”有了这次经验,再上台龚琳娜就在台上疯,唱、跳,“想怎么弄就怎么弄,豁出去了,这个坎就彻底过了。总之,就是要克服自己……”她略想了想,总结道,“就是要( )。”
A、豁达。B、真诚。
答案:真诚。
龚琳娜,歌唱家,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者和奠基人。
(本文摘编自许晓的《龚琳娜:返璞归真》)
关键词:紧张
家庭山:真诚让人无畏。
王蕤的故事(20131028)
王蕤在三岁时做过扁桃腺手术,嗓音变粗,受到幼儿园小朋友的嘲笑,很苦恼。母亲楼旨君为了女儿的自信心,除了给她讲戏曲大师程砚秋嗓音不好但勤学苦练而成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等故事外,开始着手采取具体措施,一步步训练提高。
每天,王蕤从幼儿园回来,楼旨君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录音机和女儿一起练唱,慢慢地变成王蕤一个人唱。后来,楼旨君让女儿把练好的歌唱给家人听,但王蕤说什么也不唱。楼旨君没有失望,更没有生气,因为她知道对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楼旨君的一番鼓励下,王蕤开始在她( )边唱完了第一首歌。
A、耳。B、身。
(答案:耳。)
女儿一唱完,楼旨君马上夸奖,使得王蕤感到不再那么害怕了。楼旨君趁机鼓励她把歌唱给姐姐、爸爸听,王蕤唱后得到了更多的夸奖,王蕤自信心大增。
上小学后,王蕤的识谱能力和唱歌都比同龄孩子强。到了14岁,红领巾广播电台招收业余少儿播音员,家人鼓励王蕤去考,主考老师一致认为她的嗓音不错。不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年时代节目组请她做业余主持人,并受到听众的好评。
关键词:一步步
家庭山:循序渐进,步步为营。
周作人的故事(20131030)
鲁迅去世的电报到达八道湾后,其其弟弟周作人找宋紫佩同往西三条胡同,通知“鲁迅的母亲”。老太太悲痛至极,只能说:“老二,以后我全靠你了。”周作人说:“我苦哉,我苦哉……”老太太很( )儿子的态度。
A、满意。B、不满意。
“老二实在不会说话,在这种场合,他应该说:‘大哥不幸去世,今后家里一切事,理应由我承担,请母亲放心。’这样说既安慰了我,又表明了他的责任。难道他说‘苦哉、苦哉’,就能摆脱他养活我的责任吗?”老太太后来说。
关键词;不会说话
家庭山:诉苦无益,笑对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