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学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2012年07月合订本

点击:2333   月份:2012-08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文章和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卡尔的故事(20120701



卡尔出生后,父亲认为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父亲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刺激他的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父亲决定首先要发展卡尔的听力,因为婴儿的听力比视力发展得要早。训练听力时,母亲的悦耳歌声是极其重要。父亲虽然不会唱歌,但却在卡尔出生6周后,就经常对他轻轻地朗读威吉尔的诗《艾丽绮斯》。

问题:父亲对卡尔朗读诗歌有用吗?(

A、有用。B、没用。

一开始,每当父亲朗读这部诗歌时,卡尔便能马上静下来并很快入睡。后来,卡尔的反应会随着诗歌语调的变化而变化:当朗读马克利的《荷拉秋斯在桥上》时,他就兴奋起来;当朗读坦尼森的《他的梦想》时,他又安静下来。结果,卡尔满一周岁时就能背诵《艾丽绮斯》第一卷的前十行和《他的逝世》了。

卡尔,即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关键词:刺激

家庭山:刺激五官,开发大脑。


画布上的故事(20120703



意大利画家拉斐尔去世之后,在他画室里发现一幅尚未最后完成的画《面包师之女》。这幅大约作于1518年的作品,画面是一个半裸性感的意大利少女,戴着一袭时髦的丝质头巾,上面缀满珍珠。她的皮肤像雪花石膏一样光洁无瑕,两颊泛出淡淡的粉红色;她的眼睛黑而又圆,瞳仁大大的看向左边,注视的对象或许就是为她画像的拉斐尔自己;她的鼻子稍稍勾起,耳朵生得很是匀整;她的嘴唇微微有点向下,右嘴角凹陷一个酒窝。她的上臂戴着一只蓝色手镯,上面有黄金镶的画家名字“乌尔比诺的拉斐尔”,无名指上戴一只戒指。她的右手撩起一块轻柔细密的纱巾托住左边那只乳房,左手将一片纱巾按住腹部,一条红色的裙子披在腿上——相信拉斐尔在这幅画中就在传达一个意思:“这是我美丽的妻子玛格丽特,我爱她。”可喜,拉斐尔死后不到四个月,玛格丽特也因病去世。这么年轻的一个女子,她患了什么不治之症呢?

美国乔治敦大学医学系和临床生物伦理中心的卡洛斯·雨果·埃斯皮内尔教授就艺术史上许多著名画家作品中主人公的健康和疾病状况进行深入的研究,被称为“艺术医学”的先驱。据埃斯皮内尔对这幅画中人物各个部位的细致考察,认为画中的这个人物,即玛格丽特·卢吉患有乳房癌。

问题:埃斯皮内尔认为玛格丽特哪只乳房患了癌症?(

A、左乳房。B、右乳房。

通过对“面包师之女”的一双乳房的比照来分析,埃斯皮内尔认为她右边的乳房发育正常,圆润呈球形,大小也均衡;皮肤表面也平滑,和肩、胸的皮肤一样的细腻呈粉红色;粉红色乳头突出,没有暗黑色的回缩晕。“但是左面的乳房增大、已经变形。我分别就它的厚度、形态和色泽来加以分析……乳头没有变形,但乳头上的皮肤已经变色。一种青灰淡紫的色调扩大到突出点和圆晕上,已经触及乳头。正好在腋窝的内向,有一处轻微的隆起表明有脂肪沉着,也许是一淋巴结。面包师之女的左臂比可以想象的因体位关系造成的比例似乎要大些……从手臂的边界看也不平整,仿佛浮肿,使戴在臂上的手镯显得过紧。”经这样分析研究,埃斯皮内尔得出结论,认为:“面包师之女(乳房)的变形可以表明五种临床体征:肿块、回缩、皮肤变色、可能有的淋巴结和臂肿大。皮肤变色表明皮肤的病灶,也许是淋巴炎,臂肿大则是淋巴水肿。面包师之女的这些体征可以诊断为与左乳房进行性癌症有关。”

在埃斯皮内尔之后,另外也有一些医生和研究者做了不少类似的研究。如有的研究者提到,人们在欣赏《蒙娜丽莎》时,往往没有注意女主人公没有眉毛,或者即使注意到也因为觉得并不影响人物的美而未加重视。实际上这可能是她在分娩时产后流血过多、造成脑垂腺坏死的后遗症。

绘画是通过线条来描绘形象的,细察画面上的线条,会发现很多潜藏的内容,像在诉说一个个故事。而一幅大师的作品,任何一笔都不是随随便便画下的,仔细观察,认真推敲,定然看出它的深意。据报道,美国的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多所院校都开设了这种艺术与诊断的课程。

(本文改编自余凤高的《画布上的诊断》)

关键词:观察

家庭山:仔细观察,认真推敲。


贾斯帕的故事(20120705



贾斯帕·马斯基林是一位知名的“战争魔术师”,他在上世纪30年代的英国可谓家喻户晓。他于1902年诞生在魔术世家,其祖父约翰·马斯基林被视为“现代魔术之父”,而他9岁就开始为父亲奈维尔充当表演助手。1926年,他正式开始魔术表演生涯,并很快成为伦敦最受人赞赏的魔术师。二战爆发后,贾斯帕毅然从军,成为了英国皇家部队中的一员——钟爱变戏法的他深信,以自己所擅长的魔术技法,必能在战场上有所作为,为反法西斯战争做出贡献。果然,他以神奇的魔术与高超的才能,多次在战场上创造奇迹。

1941年,北非战争爆发,才智过人的贾斯帕被调派到北非战场。这年5月,英军得到情报:德军即将对英国海军在地中海的重要基地埃及亚历山大港进行大规模轰炸。得知这一凶信后,贾斯帕主动向英军最高指挥官请缨———他可以利用魔术将亚历山大港“克隆”来以假乱真,可使其逃过惨遭轰炸之命运。他的大胆创意得到了指挥官们的一致认可。

很快,贾斯帕在离亚历山大港数公里外,找到了一个叫做马约特湾的地方。当地荒无人烟,但与亚历山大港的地形外貌都极其相似。在那里,贾斯帕命令手下安置了与港口和城市都完全相同的()。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路标。B、路灯。

贾斯帕安置了与港口和城市都完全相同的路灯,一到晚上他就让灯光彻夜通明。与此同时,他让亚历山大港的居民整晚不得开灯。

就这样,蒙在鼓里的德军误将马约特湾当成了亚历山大港。执行任务的德军机群指挥官不知道应该相信无线电的指示,还是相信自己的眼睛。最终,他下令向那片荒岛进行了连续八个晚上的狂轰滥炸,白白损失了炸弹火药。而亚历山大港却安然无恙,依然巍峨屹立。

(本文改编自刘继兴的《魔术师贾斯帕三创战争神话》)

关键词:以假乱真

家庭山:以假乱真,以点带面。


卡尔的故事(20120707



卡尔出生后,父亲认为婴儿时期的一切能力,如果不利用与开发,就永远也不会得到发展。因此,父亲决定从训练他的五官、刺激他的大脑发育开始。因为听觉、视觉、味觉、嗅觉、触觉是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生理基础,充分刺激孩子的感觉器官,能够促使大脑的各部分积极活动,就会成为一个聪明伶俐的人。

为了使卡尔形成音乐的观念,父亲为他买来能发出乐谱上七个音的小钟,小钟有红、橙、黄色等。每当卡尔醒来后,父亲就敲这些钟给他听,并把钟慢慢地在左右移动——吸引他的注意力。结果,卡尔还不到6个月时,就能按父亲说的名称“青色钟”、“紫色钟”等准确地敲了——这是同时形成声音和颜色观念的有效方法。同时,父亲还把一些五颜六色、鲜艳夺目的布制小猫、小狗、小鹿摆放在卡尔四周,时常移动玩具来刺激他的视觉,或者让卡尔看用三棱镜映在墙壁上的彩虹。卡尔非常喜欢看,当他哭时,只要看见彩虹就不哭了。

卡尔满月之后,在床上能够抬起头来的时候,父亲就用手推着他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问题:爬行对大脑发育有用吗?(

A、有。B、没有。

父母一定要让孩子尽早学会爬,因为婴儿爬的时候,其颈部肌肉发育快,头抬得高,可以自由地看周围的东西,受到各种刺激的机会也增多了,这就会大大促使大脑发育,使孩子变得聪明。

卡尔,即卡尔·威特,19世纪德国的一个著名的天才。他在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10岁时他进入了哥廷根大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出版《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权威。

关键词:刺激

家庭山:训练五官,刺激大脑。


张超杰的故事(20120709



2006年,新郑二中考生张超杰以692分的总分夺得河南省理科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

 在培养张超杰的思考能力方面,母亲马金荣可谓费尽心机。马金荣带张超杰走亲戚,边走边向他提问有关大自然的问题。同时鼓励孩子提问题,对孩子的提问给予热情洋溢的肯定,而后再将他的思维向前推进,让他分析问题,最终得出结果。

因为凡事都想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张超杰小时候对任何东西都感到好奇,一有空就摆弄收音机之类的小电器,拆完了再组装上,装好后又拆,不厌其烦地拆拆装装。

问题:马金荣会跟他一起拆装吗?(

A、会。B、不会。

马金荣和丈夫从不打扰他,让他一个人静静地捣鼓。这培养了小超杰的耐性,也造就了他喜欢独立思考的性格。

关键词:不打扰

家庭山:自个儿鼓捣,独立思考。


吴多辉的故事(20120711



在江苏大学,吴多辉很出名。因为他是“发明大王”,大学4年就申请了39项专利。

出生于海口市灵山镇一个小乡村的吴多辉,从小就喜欢“发呆”想问题。家里条件困难,大自然就成了他“突发奇想”的试验田。把鹅蛋放在鸡窝里,指望母鸡能孵出小鹅;抓一大堆萤火虫放在纸盒子里,制成灯笼;用木瓜树叶的叶柄加上塑料薄膜做成笛子;把面粉调成糊状抓知了;自制网兜捉蝴蝶……农村生活也锻炼了吴多辉的动手能力:从小他就跟在父母身后下田干农活;10岁开始当上了家里的“主厨”;五年级就学会了开柴油三轮车,修理录音机、收音机。此外,他学习成绩优秀,特别是理工科成绩突出,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中学。

“从初中开始,我开始看《奥秘》、《大科技》、《人类的未解之谜》……这些书太有意思、太有吸引力了。”城市丰富的图书资源让吴多辉如痴如醉地爱上了科普类读物,不上课的时候他经常一整天待在新华书店里看书,并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发明要去想,不想是不会有的”。

高中一次上课时,数学老师忘了带圆规,就随手拿了根绳子,一头固定在黑板上,另一头拉着用粉笔绕了一圈,一个完整的圆就出现了。老师的这个举动让吴多辉一下子变得很兴奋。

问题:吴多辉兴奋是因为学到画圆新方法吗?()

A、是。B、不是。

“画圆不一定要用两脚圆规,用一条绳子可以,一把直尺不也可以么?”老师的举动触发了吴多辉的创造灵感,他的第一个发明——“圆孔型尺子圆规”就这样产生了。

课外科技活动的付出为吴多辉赢得了不少荣誉。他先后获得了“希望杯”全国数学邀请赛三等奖、第18届海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海南省中学生生物论文评选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还被聘为海南省生物学会会员、《青年科学》特约编辑。

不沾沾自喜于学会一个新方法,而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搞一个新发明。这就是吴多辉的创新之道。

关键词:创造

家庭山:学会是为了创造。


司各特的故事(20120713



据记载,英国的司各特伯爵夫妇携带他们的新生婴儿出海旅行,行至非洲海岸时遇到大风暴,船被巨浪打翻,全船的人都遇难,只有司各特伯爵夫妇带着儿子爬上了一个海鸟。那是个无人的荒岛,岛上长满了热带丛林。司各特伯爵夫妇很快就被热带丛林里的各种疾病夺去了生命,只留孤零零的小司各特。幸运的是,后来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这样,小司各特就跟着这班动物父母成长。

二十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偶尔在那里抛锚,人们在岛上发现了小司各特——他已经长成一位强壮的青年,跟一群大猩猩在一起,像大猩猩那样灵巧地攀爬跳跃,在树枝间荡来荡去,他不会用两条腿走路,也不会一句人类的语言。人们将他带回英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也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科学家们像教婴儿那样教导“小”司各特,教他学会人的各种能力,以便他能够重归人类社会。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功夫,“小”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服,用双腿行走,虽然他还是更喜欢爬行。

问题:小司各特学会说话了没有?( )

A、学会了。B、没学会。

但是,小司各特始终也不能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来——要表达什么的时候,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吼叫。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学习语言的能力的发达期是在人的幼儿时期。小司各特当时已经二十多岁了,他错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他的这种能力永远消失了。

这个事例说明,儿童的潜在能力是有着递减法则的。即使生下来具有100度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放弃早期教育,到5岁时就会减少到80,到10岁时就会减少到60,到15岁时就会只剩下40度了。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要旨就要是杜绝这种递减,要不失时机地尽早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

但是这个尽早”又“早”到什么时候呢?卡尔·威特的经验是,教育必须从( )那天起就开始进行。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出生。B、会走。

(答案:出生)

教育家们听了以后可能马上就会站出来提反对意见了,因为他们认为,这么早就开始对幼儿进行教育是有害的。 事实上,从生下来起到3岁之前是个最为重要的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接受事物的方法和以后迥然不同。

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分辨人的面孔的能力,到三四个月或五六个月,就能分辨出母亲和别人的面孔了,知道认生了。但他这时候并不是对面孔的特征进行了这样那样的分析之后才记住的,而是在反复的观察中,把母亲整个面孔原封不动地作了一个模式印进了大脑之中。婴儿的这种模式识别的能力,远远超过我们的想像。对3岁以前的婴儿教育,就是模式教育。婴儿对多次重复的事物不会厌烦,所以3岁以前也是( )教育时期。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灌输。B、启发。

(答案:灌输)

婴儿依靠动物的直感,具有在一瞬间掌握整体的模式识别能力,是成人远远所不能及的。他的大脑还处在一个白纸状态,无法像成人那样进行分析判断,因此,可以说婴儿具有一种不需要理解或领会的吸收能力。如果不把你认为正确的模式,经常地、生动地反复灌入幼儿尚未具备自主分辨好坏能力的大脑中的话,他也会毫无区别在大量吸收坏的东西,从而形成人的素质。

3岁以前的模式时期硬灌些什么呢?大致是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和图形等所谓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的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

小卡尔是提前出生的,比预计的时间早了一个月。而且出生时,这个小倒霉蛋被脐带缠住了脖子,差点窒息而死。在医生的抢救下,小卡尔尽管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明显先天不足,他的大脑看起来发育不健全”。有人问:卡尔先生,您真的从孩子出生起就开始培养他了吗?他难道真的对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抱有如此之大的信心吗?对于这样的问题,老卡尔肯定地回答:事实上,我的儿子卡尔,他从一出生起就开始接受教育了。而且,我从来对他没有失去信心。

(本文改编自《卡尔·威特的教育》)

关键词:早期教育

家庭山:潜能开发,机不可失。


乌鸦的故事(20120715



贝蒂是一只新喀里多尼亚乌鸦的名字,住在英国牛津大学“行为生态学研究所”的实验室。阿利克斯·凯瑟尼克教授带领一群科学家对动物使用工具的行为进行研究。他们设计了一组试验,给贝蒂和另一只年纪稍大一点、霸道的乌鸦阿贝尔一些工具,看它们能不能根据情形选择合适的工具——新喀里多尼亚乌鸦非常喜欢使用工具,常常利用树叶、树枝和羽毛来捕食猎物。

在试验中,研究人员把一块肉放在一个小桶里,放进一个管道,然后给贝蒂二根金属丝,一根直的,一根有钩,看它会选哪一根来钩小木桶的把手。贝蒂乌鸦很快就知道有钩的那根是最好的工具,可以把小桶从管道里钩上来——对聪明的会喝水的乌鸦来说,这简直就是小儿科。但不幸的是,这根有弯钩的金属丝被阿贝尔乌鸦掳走了。贝蒂却并不懊丧,稍停片刻后,它用嘴衔起那根直的金属丝,将一端插入实验室桌子的缝里。

问题:贝蒂要干什么?( )

A、撬桌子。B、弯钩子。

贝蒂用嘴将这根直的金属丝弯曲,成为跟阿贝尔拿走的那根一模一样的钩子,然后用这根钩子去钩小桶的把手,取出其中的肉。

凯瑟尼克教授说,贝蒂自发性地使用人造的东西,说明动物是有智慧的,善于解决问题,这是迄今为止最令人称奇的例子了,超过将稻草或树枝伸进蚂蚁窝觅食的野生黑猩猩——乌鸦也会,而且乌鸦为了吃到笼子里嘴巴够不到的肉,会用一根短木棍把另一个笼子里的长木棍够出来,然后使用长木棍把笼子里的肉够出来。

为什么乌鸦这么聪明,竟至于比我们人类中的某些“笨蛋”还富有智慧?

问题:乌鸦聪明的原因跟吃肉有关吗?( )

A、有关。B、无关。

据说,乌鸦的聪明跟它的饮食习惯有关——乌鸦是杂食性动物,什么都吃,为了吃饱吃好,它们不得不想办法,吃的种类越多,想的办法越多,久而久之,就变成了聪明的乌鸦。比如,为了吃到笼子里的肉,它学会了使用木棍;为了吃到桶里的肉,它学会了弯钩子;为了吃到坚果里的肉,它学会了从一定高度的天空把坚果扔到坚硬的地面上,让坚果恰到好处地破碎……还有,为了喝到水罐里的水,它懂得用添加石子的办法升高罐子里的水面——以前我以为这只是个编造的不真实的寓言故事,现在,我相信,你和我一样,不再小看乌鸦了。

当然,家庭山编写这篇文章不是纵容你让孩子变成一个“吃才”。吃的种类丰富自然对大脑营养有益,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给孩子解决问题(主要是生活中的问题)的机会,解决的问题越多,动的脑子越多,自然就越聪明。

(本文改编自蒂姆·弗兰德的《有趣的动物故事》)

关键词:聪明

家庭山:解决问题越多,脑子就越聪明。


姆潘巴的故事(20120717



1963年,坦桑尼亚的马球干巴中学三年级的学生姆潘巴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做冰激淋吃。

有一天,当姆潘巴做冰淇淋时,冰箱冷冻室内放冰格的空位已经所剩无几。为了抢占剩下的冰箱空位,姆潘巴只午急急忙忙把牛奶煮沸,放入糖,等不及冷却——他们平常都是等煮沸的牛奶冷却后才放的,就把热牛奶倒入冰格中并送入冰箱。一个半小时后,姆潘巴打开冰箱,发现,除了他放入的热牛奶外,其他同学放入的冷牛奶都()。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已经冻结。B、仍是液体。

姆潘巴发现了一个十分怪异的现象:除了他的热牛奶已经冻成了固体,其他同学放的冷牛奶还是很稠的液体。照理说,水温越低,结冰的速度越快,冷牛奶比热牛奶结冰速度快才对,但事实怎会颠倒过来了?

姆潘巴把这个疑惑从初中带到了高中他先后请教了几个物理老师,都没有得到答案,甚至有的老师感觉他提出的问题怪异得近乎荒唐。后来,姆潘巴抓住达累斯萨拉姆大学的物理系主任奥斯波恩博士到他们学校方问的机会,又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位可敬的博士不但没有对他嗤之以鼻,反而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对这个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并把该现象命名为“姆潘巴现象”。

至于为什么热牛奶比冷牛奶先冻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合理的让大家十分信服的解释。一般的解释是二种原因或两个条件:一种是源于温度差,就是说热牛奶在急剧冷却后,表面与底部形成的温度差比冷牛奶大,导致从上表面散发的热量就愈多,因而降温就愈快,冻结也就愈快。此外实验证明,热量从水中流失的速度取决于温差,就是说在同样的低温环境里,温度相对较高的水比温度相对较低的水散热速度要快一些。另一种是牛奶中有“硬物”存在。针对姆潘巴现象并不存在于一般的水中,而单单是加糖的牛奶中,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乔纳林·卡茨发现,原因还是出在水里的“硬物”上:为了吃到可口的冰淇淋,他们都牛奶里加了糖,而实际上会使牛奶液体变硬。但同样是煮熟、加糖的牛奶,热牛奶液体的硬度实际要比冷牛奶的硬度要低一点,这个硬度的差造成了它们冰点的差异,硬度较高的冷牛奶冰点相对要低些。这样,冰点略高的热牛奶要比冰点略低的冷牛奶要先结冰了。

“姆潘巴现象”作为一个“结冰特例”对我们的常识进行了一次激烈挑战,丰富了我们对水的认识。如果我们被常识束缚,硬是把这个怪异现象当做荒唐现象来看待,那么我们就不对水在特殊条件特点有新发现。相反如果我们在尊重常识的同时,还善于摆脱常识的束缚,我们才会有新发现。

仅仅是司空见惯的水,就有如此多怪的特性,自然界中一定有无数的怪现象,挑战着我们的常识。如何发现它们?答案质疑也许就是姆潘巴的方法——打破常规!

(本文改编自广力的《怪异的“姆潘巴现象”》)

关键词:怪异

家庭山:打破常规,平中见奇。


贝索斯的故事(20120719



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马逊公司的总裁杰夫·贝索斯小时候,经常在暑假随祖父母一起开车外出旅游。

10岁那年,贝索斯又随祖父母外出旅游。旅游途中,他看到一条反对吸烟的广告上说:吸烟者每吸一口烟,他的寿命便缩短两分钟。正好贝索斯的祖母也吸烟,而且有着30年的烟龄。于是,贝索斯便开始计算祖母吸烟的次数,并很快得出结果:祖母的寿命将因吸烟而缩短16年。于是,他得意地把这个结果告诉了祖母。祖母听后,放声( )起来。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大笑。B、大哭。

贝索斯的祖母听了,伤心地放声大哭起来。

祖父见状,便把贝索斯叫下车,然后拍着他的肩膀说:“孩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仁爱比聪明更难做到。”

祖父的这句话虽短,却令贝索斯终身难忘。从那以后,他一直都按照祖父的教诲做人——不再自作聪明,而是学会了更高的智慧。

(本文改编自汪继峰的《改变人生的一句话》)

关键词:聪明

家庭山:聪明+仁爱=智慧。


卡尔的故事(20120721



在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老卡尔·威特看来,孩子的视觉一旦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有两个方法,其中一个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为此,在小卡尔·威特出生后第6周,老卡尔就给儿子小卡尔买了些红色气球,把气球用短绳扎到他的手腕子上,气球便随着手的上下摆动而上下摆动。以后,又每周给他换一个其他颜色的气球。通过这一个游戏,老卡尔还能轻而易举地教给儿子红的、绿的、圆的、等形容词,而且小卡尔好像对这一学习方式非常乐意。

为了发展儿子对色彩的感觉,老卡尔还买来了五毅六色的美丽的小球和木片以及穿着色彩鲜艳服装的布娃娃,经常用这些玩具跟儿子做游戏——这很重要,因为孩子若不从小时就开始发展色彩感觉,那以后对色彩的感觉将会非常迟钝。此外,从儿子小时候起,老卡尔抱着儿子识别屋中的各种物品,如桌子、椅子等,并把这些物品的名称念给他听——小卡尔不但会注意画的颜色,渐渐地也懂得了画中的含义。

在婴幼儿智力的开启中,画的功能是非常重要的,能在善于绘画的父母的培养下成长的孩子是非常幸福的。由于老卡尔懂得一点绘画,就准备了许多美丽的花草和鸟兽的画给儿子看,还让他看有美丽图画的图书,并读给他听——他总是是能安静地听着,这表明他尽管似乎什么都还不懂,但已对父亲的声音和画的颜色开始感兴趣。此外,老卡尔还经常把同儿子谈话的内容绘成图画,用这种方法增长儿子的智慧。

蜡笔也是孩子的好玩具。老卡尔经常利用它们同儿子进行颜色竞赛游戏——老卡尔预备好一张大纸,从某点开始,先用红色蜡笔画一条三厘米长的线,而后,让小卡尔也用红色蜡笔画一条同样长度的平行线。如果小卡尔画对了,就接着换另一种颜色画。

问题:老卡尔在什么地方画另一种颜色?( )

A、接着红线画。B、红线旁边画。

在画好红色线之后,老卡尔用青色的蜡笔在自己画的红色线后边画一条青色的线——这样连续画下去,画得越长,表明小卡尔越成功;假若小卡尔使用的蜡笔与他所用的颜色不一样,这一游戏就不再继续——等下一次再迎接挑战。

当卡尔一学会走路,老卡尔就经常带他去散步,并让他注意天空的颜色、树木的颜色、花朵的颜色、原野的颜色、建筑物的颜色和人们服装的颜色等等——这都是为了发展他的色彩感觉。

关键词:色彩

家庭山:察言观色,丰富多彩。


达吾的故事(20120723



某饭店副总经理达吾接到顾客的投诉:顾客反映自己是这家饭店的常客,但每次来饭店的时候仍被当做是第一次来,这就很难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达吾马上找到了管理部门,要求负责人为曾经来过饭店的顾客单独建立一套电脑程序。但是负责人面露难色地说:“如果要建立这样一套系统,至少需要500万美元的经费和3年以上的时间。”达吾一时语塞。

几周后,达吾到加利福尼亚出差,再次住到了当地一个著名饭店。进入饭店大厅后,门卫比尔热情地迎接了他,并引他到前台。前台的女职员同样十分热情,面带亲切微笑对达吾说道:“你好,达吾先生,欢迎您再次光临。”达吾很惊讶,问女职员是如何知道自己曾经来过这家饭店的。

问题:该饭店为顾客单独建立电脑程序没有?(

A、建立了。B、没建立。

女职员解释道:客人进入饭店后,比尔会迎接客人,如果是比尔第一次见的客人,比尔就会问客人:“您好,贵姓?您来过我们饭店吗?”如果客人回答曾经来过,比尔把客人介绍给前台的小姐时,就会摸一下自己的脸,意思就是:“这位客人曾经来过!”然后,女职员叫来了服务员。“这位是达吾先生,今天晚上要住在我们饭店的克里斯托房间。”女职员一边说,一边轻轻摸了摸自己的脸颊。服务员马上就看出了女职员的意图,说道:“您好,达吾先生,很高兴再次为您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

该著名饭店职员们之问默契的配合让达吾很受感动,他们没有花费几百万美元建立计算机系统,只是靠一个摸脸颊的简单方法就让老顾客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

(本文改编自金河的《简单的方法》)

关键词:简单方法

家庭山:以简胜繁,只是摸下脸。


卡尔的故事(20120725



在著名家庭教育专家老卡尔·威特看来,孩子的视觉一旦发达起来以后,就要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有两个方法:一个就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色彩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另一个就是让孩子专心注意某些事物,以养成敏锐观察事物的习惯。

尽量让孩子的手发挥多种功能,对于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是有重要意义的。婴儿认识自己的手也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为了让孩子尽早发现自己的手,只有让他的手有事可做才可以办到。每次当儿子醒来,小手张开的那一刻,老卡尔就和妻子赶紧让他抓点东西,平时经常活动儿子的手指,经常让儿子抚摸东西和拍手掌。另外,老卡尔总是引诱儿子观察他的手,让儿子了解许多手的功能。比如拿着小摇铃摇动,儿子就会甩动胳膊发出响声。

小卡尔八九个月时,老卡尔就给他一支蜡笔和一张纸——当然,老卡尔也拿着一支蜡笔和一张纸。接下来,老卡尔在纸上画画,小考尔也在纸上乱画。

问题:小卡尔能画出像样的东西来不能?( )

A、能。B、不能。

虽然,小卡尔什么也画不出来,但是他已经在观察,并已经开始发挥手的功能了。

小卡尔一岁多的时候,老卡尔常和他玩一种叫留看的游戏来达到这一点。每当路过商店的门前时,老卡尔就问他这个商店的橱窗内陈列着哪些物品,并让他在记忆中搜列这些物品。由于坚持这样的训练,小卡尔还只有两岁时,一次老卡尔带他到卖雕刻仿制品的商店去,小卡尔就对店员说:你这里怎么没有《维纽斯·得·未罗》和《维纽斯·得·麦得衣齐》?如此小的孩子居然知道这两幅名画,使店员大为吃惊——不用说,这一游戏对发展孩子的记忆力也十分有效。

关键词:注意

家庭山:诱着看,跟着学,走着瞧。


Rx的故事(20120729



不知你是否留意,医生的处方签上通常有一个奇特的符号Rx,其实这个符号源自一个名为“荷鲁斯之眼”的古代埃及神话故事。这个故事不仅在埃及文化中流传广泛,而且对科学文化史也有深远的影响。

荷鲁斯是冥王欧西里斯和海神艾西斯的儿子。欧西里斯被自己的弟弟罪恶之神赛特谋害,儿子荷鲁斯为父亲报仇便与叔叔决斗,搏斗中赛特打瞎了荷鲁斯的一只眼。伤痛欲绝的母亲艾西斯匆匆召来智慧之神多特,设法救治荷鲁斯受伤的那只眼。虽然多特巫术高明,但前提是他必须要找全荷鲁斯受伤眼睛的碎片才可以实施救治。

多特不愧为智慧之神,他在寻找和拼凑荷鲁斯眼睛的过程中,利用了早期数学的分数和等比数列等概念,将眼分成六部分:假设荷鲁斯一只完好的眼睛为1,那么,上眼睑占1/2,眼珠占1/4,眼眶占1/8,下眼睑占1/16,另外两部分各占1/321/64

问题:不要计算,猜猜几个分数之和是多少?()

A63/64B64/64

按说,这几个部分加起来应该是64/64,即完整的1。但令人疑惑的是,几个分数加起来却是63/64,亦即还缺少1/64。好在有了多特的神奇巫术的补加,荷鲁斯才恢复了完整的眼睛。

很难考证这个传说的真伪,而且荷鲁斯之眼由哪六部分组成,也说不清楚。至于几个部分的分值之和并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1,又寄寓了什么深远的含义,现在也不得而知。不过,等比数列被巧妙地运用于治疗眼疾的神话,的确是艺术与数学从内容到形式的完美结合。后来,“荷鲁斯之眼”则成了辨别善恶、捍卫健康的护身符。

(本文改编自王子彦的《处方签上的“荷鲁斯之眼”》)

关键词:数学

家庭山:艺术和数学结合,美丽的神话就诞生了。


卡尔的故事(20120729



以下内容改编自《卡尔·威特的教育》:

为了尽早发挥孩子的能力,怎样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很简单,如果婴儿已感到了你的关心和爱抚,这就说明你已经在教育他了。这种教育训练是细小而繁琐的。孩子渴了要给他喝水,孩子饿了要给他喂奶,孩子尿布湿了要马上更换……父母要随时随地解除孩子的不愉快,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感知孩子的需要。能够成功地感知孩子的需要,便是父母成功的开始。这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起来的第一条成功的纽带,它会为今后的教育和训练提供良好的感情基础。

我从儿子四个月时起,在吃母乳前,先给他点密柑汗,后来又添加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卡泥、青菜粥等等。再过一段,开始给他喂汤,吃煮熟的鸡蛋、马铃薯等。大多数孩子爱吃谷类食物,这是他们的最好食物。然而,我儿子却不爱吃。我认为爱吃的食物就是最好的食物,所以只给他吃喜欢的食物。但是在他两周岁之前,不让他吃肉。

问题:老卡尔不让儿子吃肉是因为他咬不动吗?( )

A、是。B、不是。

德国有句谚语,意思是“人的性格取决于食物”。看来,食物同人的性格的确有关系。曾经有人主张“菜食疗法”,他们说选择不同的食物,就能使孩子形成不同的性格。比如:给孩子多吃胡萝卜,牙齿和皮肤就会美丽;吃马铃薯就能提高孩子的推理能力;吃菜豆就通报发展孩子的美术兴趣;吃洋白菜和花菜会使孩子思想简单,成为平凡的人;吃青豆易形成草率的性格。因此,可以让厌恶数学的孩子多吃马铃薯,让缺乏美术兴趣的孩子多吃菜豆,没常性的孩子禁食豌豆,粗暴的孩子禁食洋白菜。

儿子出生后的头半个月,我们坚持定时给他喂奶,喂水,使他的生物钟一开始就形成规律。直到他能吃饭后,两顿饭之间仍然只许喝水不许吃别的,免得他的胃老是得不到休息,血液也老是在胃部工作而不是集中在大脑。如果让孩子的精力只用于消化,那么大脑就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另外,吃过多除了阻碍脑部发育,也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容易患上胃肠疾病——所以,老卡尔不让儿子两岁前吃肉

关键词:食物

家庭山:吃得好,脑子好。


记单词的故事(20120731



台湾作家刘墉说,他上中学时,英老师据说很幽默。记得教“Dangerous(危险)”这个词时,为了让同学们好记,这位英老师便说:“想想( ),多危险。”

问题:上面的括号内填什么?( )

A、大个肉丝。B、单脚拉屎。

(答案:单脚拉屎)

这个“单脚拉屎”好在哪儿?家庭山认为,一是单脚拉屎和Dangerous的音相近,有助于拼写;二是单脚拉屎和Dangerous的意思接近,的确很危险;三是单脚拉屎很有趣,一想就让人忍俊不禁。这样一来,同学们又怎能记不住,又怎能不乐意记呢?

(本文改编自刘墉的《教你幽默到心田》)

关键词:幽默

家庭山:幽默地记忆。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兑换家庭教育等级证书有关事宜(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