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篇智商篇财商篇

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2010年07月合订本

点击:3651   月份:2010-07

温馨提示:一得斋所有文章和猜猜看问题已经全部更换,更为合理、贴切,有助于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有益于孩子提高能力。可以注册家庭山故事网正式会员后,登录进入猜猜看环节。


杰克·伦敦的故事(20100701


私生子出身的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生活是高度紧张的,一生都在寻求从底层中出头,从厄运中成功:11岁就外出打零工谋生;14岁因为参与偷袭私人牡蛎场而被抓获,被罚做苦工,而后做了一名水手,开始了航海生涯;18岁参加了向华盛顿“进军”的失业者组织“基林军”,组织被取缔后,又恢复了流浪生活,在监牢与街头之间生存;20岁时,考进加州大学,又因穷困而退学,同姐夫一道去阿拉斯加淘金。坎坷的人生经历虽然为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从而使他凭借写作一朝成名。但是,驱使杰克不断进取的是成功的光环和出人头地的荣耀,而并非出于对写作的爱好,或者其它更高尚的目的。这就使得成名之后的杰克写作虽然不断,但大都粗制滥造,批量复制一些低劣之作。至于他的生活则更是充满了堕落气息,在购置游船、建造豪华别墅中,打发着内心的无聊。终于,杰克·伦敦选择了一种途径,来摆脱这种无聊。

问题:他选择的是什么途径?(

A、写作。B、自杀。

当这种由享乐产生的无聊长到极限的时候,死亡便成了唯一的选择。正如杰克这样写道:“当生活变得又痛苦又让人厌倦的时候,死亡就会前来哄你入睡,一睡不醒。”19161122日,杰克·伦敦在他的豪华牧场里服用过量的吗啡自杀,结束了他40岁的生命。这一结局,不仅仅是生命的终结,也是对享乐生活的一种否定,更是对人生意义的一种发问:怎样的人生才能更长久?

关键词:享乐

家庭山:快乐只有短暂,生命才能永恒。


费曼的故事(20100702


1918511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费曼出生于美国纽约皇后区小镇的一个俄罗斯移民犹太裔家庭。费曼的父亲为了把他培养成科学家,非常注重早期教育。据费曼回忆,他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费曼坐在自己的膝上,给他读里边的章节。有一次,父亲给费曼读恐龙的内容,读到一句“恐龙的身高有25英尺,头有6英尺宽。”

问题:父亲会接着读下去吗?(

A、会。B、不会。

读到这儿的时候,父亲没有接着读下去,而是自言自语地说:“呀,让我想一下这是什么意思。也就是说,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身高足以使它的脑袋凑着咱们这两层楼的窗户,可它的脑袋却伸不进窗户,因为它比窗户还宽呢!”这样一说,原本对那些抽象数字一无所知的费曼突然就理解了恐龙有多大。“我想,居然有这么大的动物,而且竟然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而灭绝了。我当时感觉新奇极了,兴奋极了。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费曼后来回忆说。

关键词:琢磨

家庭山:学习要讲究实际意义。


华罗庚的故事(20100703


数学家华罗庚小时候的数学作业许多地方都有涂改,一点都不整洁。老师很不满意,经常批评他。尽管如此,华罗庚的作业还是老样子。这一天,老师翻开华罗庚的作业本,发现仍然有几处涂改的地方。

问题:老师这次批评华罗庚了没有?( )

A、批评了。B、没批评。

为什么这个毛病就一直改不了呢?老师对于华罗庚的顽固产生了好奇,同时对自己最初的判断也产生了怀疑,决定探个究竟。在对华罗庚涂改的地方仔细辨别后,老师有了惊喜的发现:那些涂改的地方并不是缘于出错,而是华罗庚在不断改进和简化自己的解题方法!从此,老师对华罗庚精心培养,促使他踏上了成才之路。

法国哲学家萨特:“儿时我从不哭闹,也很少笑,更不会弄出什么烦人的噪音。4岁的时候,我往果酱里面加盐,结果被抓住了,并为此挨了一顿臭骂。我那时还小,不知道为自己辩解。但我知道那不是由于邪恶,而是出于一种对科学的兴趣。”

关键词:批评

家庭山:别冤枉孩子。


评价的故事(20100704


4岁才会说话,7岁才会认字,老师对他的评价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学拉小提琴时,技术并不高明,但他宁可拉自己作的曲子,也不肯做技巧上的改善。老师评价说他绝不是个当作曲家的材料。

他考艺术学院考了3次都考不进去,以至于父亲常常叹息自己有个白痴儿子。

大学时,他因成绩太差而退学,老师评价他既没读书的头脑,又缺乏学习意愿。

问题:他们成功了没有?(

A、成功了。B、没成功。

他们分别是:阿尔伯特·爱因斯坦,路德维希·凡·贝多芬,奥古斯特·罗丹,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关键词:评价

家庭山:不要过早给孩子下定论。


杨玉玲的故事(20100705


2007年,郭静以711分的成绩夺得甘肃省高考理科状元。郭静出生在豫东平原一个普通家庭,因为家庭困难,父母带着她到甘肃摆摊做小生意。郭静到了上学的时候,因为要交一笔数目不小的借读费,母亲杨玉玲决定让丈夫把女儿送回老家上学。郭静读初二的时候,杨玉玲突然发觉女儿两个月都没有来信了,就往家里打电话询问情况。郭静的姑姑告诉她,上小学时还疯玩的郭静不知怎么突然变得沉默了,上课精神也不太集中。杨玉玲想让女儿接电话,郭静却支支吾吾不接妈妈的话茬。杨玉玲心想,自己好几年不在女儿身边,女儿或许有难言之处。一次说不清,杨玉玲就接连一个星期每天晚上给女儿打电话。

问题:郭静吐露真相了没有?(

A、吐露了。B、没吐露。

终于,郭静吞吞吐吐说明了真相:班里有一个男生总找她说话,还给她写字条,她有点不知所措。本来准备给妈妈写信,可又觉得毕竟影响了学习,怕妈妈担心,一直想自己处理好了再说。得知真相后,杨玉玲从此便隔三差五地在电话里跟女儿聊自己十几岁时的趣事。母女俩的距离拉近了,杨玉玲才宛转地告诫女儿应该把精力放到学习上,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开导女儿要积极向上。连续一个多月的热线电话,尽管花了200多元的话费,可杨玉玲觉得挺值,因为郭静的学习很快又有了起色。

问题:杨玉玲还会每周跟女儿打电话吗?(

A、会。B、不会。

这件事以后,杨玉玲每周都要跟女儿打电话聊天。每次丈夫给老家写信的时候,杨玉玲也都要单独给女儿“说”上一段悄悄话。

关键词:聊天

家庭山:不跟孩子聊天的家长不是合格的家长。


刘偲的故事(20100706


刘偲上初中时就表现出对画画的浓厚兴趣,而做作业却让妈妈头疼。一次家长会后,妈妈狠狠推了正在画画的刘偲一把:“你简直让我丢死人了。”并拿出她的成绩单狠狠拍到桌上。原来,刘偲除了语文,全部不及格。此后,妈妈每到周末都要让刘偲背着书包去少年宫上补习班。然而,经过一个学期的补习,因为学习压力大、兴趣得不到发挥,刘偲变得越来越犹豫,功课不但没有上去,反而下降许多。当妈妈再次拿着成绩单发火时,刘偲再也忍不住了。她大哭起来:“我不上学了,我不是学习的料,除了画画我什么都不喜欢。”刘偲的爸爸比较开明,他拿出刘偲的画对妻子说:“其实,刘偲的画很有灵性。我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一定非要在数理化上下功夫,这样逼着她学习肯定一事无成。如果让她按照她的爱好走,说不定将来还能有一番作为。”刘偲的妈妈觉得有些道理,答应可以让刘偲报个美术班试试,不行就重新回到“正道”上。

问题:刘偲画画能成才吗?(

A、能。B、不能。

刘偲痛快地答应了。结果,只学了三个月,刘偲就在武汉市中学生美术大赛上拿了个二等奖。不久,刘偲的一幅作品被《武汉晨报》刊登,并得到了稿费30元。当年,刘偲以美术特长生被武汉一所重点高中录取。在读高中期间,刘偲在妈妈的引导下,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来加强文学修养。高中毕业后,刘偲顺利地考入湖北省美术学院,并把自己的漫画贴到网上,受到大批网友的追捧,一些网站也开始频频邀请她画插图。为了创造自己的风格,刘偲还在爸爸的建议下外出游历长见识。敦煌之旅结束后,刘偲创作的《灵儿》、《天舞者》、《悠久的风》等作品不仅轰动了网络,也引起了出版社的高度重视,许多出版社纷纷向她约稿,各地画展也争相请她参加。如今,刘偲已经拥有了“亚洲插图天后”的美誉,成为青春偶像级人物。

关键词:兴趣

家庭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茅以升的故事(20100707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小时候聪明活泼,很受爷爷喜欢。元宵节的时候,爷爷送给他一个走马灯。

问题:这个灯笼茅以升以前见过吗?( )

A、见过。B、没见过。

“呀,这个灯真的会走啊?”茅以升瞧这个走马灯,越瞧越觉得奇怪,就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让他去问有爷爷。于是,爷爷就把原理解释给他听。茅以升认真地听着,不住地点头,而后再仔细观察、思考,竟然从中悟出些“科学”意趣来。几十年后,茅以升还念念不忘此事:“就是祖父给我买的那盏‘走马灯’使我感到世界上的奥妙之事实在太多,要发现这些奥秘就要探索。”

关键词:奇怪

家庭山:稀奇的东西见得越多,学习的兴致越浓。


杨承的故事(20100708


1991年,杨承上了小学,杨承的父母杨学民和陈莉萍深知课本不是孩子学习的全部,因此,在培养儿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他们更注重对儿子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在上学的前一年,父母就有意识地每天带着儿子外出沿着上学路线散步,教杨承认路。上学后的第二天,杨承就开始独自上学了。二年级的时候,杨承被一根电线杆绊倒摔伤,独自行走有点疼痛。

问题:父母会接送杨承吗?(

A、会。B、不会。

第二天,杨承仍然带伤独自上学。在小学期间,杨承从未被父母接送过一次。进入初中后,杨承的衣服都是自己洗的——妈妈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以想见,杨承的独立生活能力、意志力、抗挫力是一般孩子不能比的。果然,杨承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适应了中学的集体生活。

杨承,湖南省衡阳市, 2006年北大毕业后,成为耶鲁大学物理学院在中国唯一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不但5年内学杂费全免,提供各类全额保险,每年还提供不低于25500美元的全额奖学金。

关键词:独立

家庭山:生活能力强,则学习能力强。


状元李泰伯的故事(20100709


2010年,人大附中学生李泰伯以703分的成绩,夺得了北京2010高考理科状元。李泰伯的学习成绩在海淀区一直名列前茅,还曾三次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冠军。不但如此,李泰伯在人大附中读了6年,还担任过不少职务:人大附中学生会主席、第一实验班班长、校模拟联合国主席等。高考前,李泰伯申请了包括哈佛在内的11所顶尖大学。

问题:李泰伯能申请成功其中的一所吗?()

A、能。B、不能。

让人大附中和很多家长错愕的是,这位著名的状元在申请美国哈佛、史丹福、耶鲁十一所名校时却惨遭滑铁卢。究其原因,主要是李泰伯只是应试教育的优质产品,而非素质教育的真正典范。那么,世界名校看重的是学生的那些综合素质呢?

这里列举几方面:

一看对社会的贡献。这种贡献主要表现在校外的公益活动上,而不是在校内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功利色彩较浓的职务——至少在中国,是有这种色彩的。而如果对社会没有贡献,没有真诚的贡献,人家会要你吗?李泰伯尽管参加过一些校外的活动(比如北京地球村的环保活动),但所有这些校内外的活动都非出自他个人的志愿,而带有学校意志,他的社会活动均在官方背景之下,起码西方人会这么认为。李泰伯的一个校友说。

二看兴趣特长。兴趣里面隐藏了人生的秘密。没有兴趣特长(比如文学、艺术、体育等方面以及组织领导能力等),就等于缺少了成为优秀人才的前提。多数状元的软肋恰恰就体现在这方面——他们所有的科目是均衡发展的,否则也得不了状元。李泰伯在自己的博客中说自己喜欢数学,还得过奖,但他不知道,美国大学恰恰并不看重什么学科比赛获奖;他还说自己从小学习钢琴,但可惜,这种学习只是在从小,没有发展为真正的兴趣特长。一位留学公司的执行长就认为,李泰伯在申请中有斧凿之痕,只展示了各种头衔和奖项,而忽视了自己内心中最真诚、最有兴趣的部分,从而导致失败。

三看视野和思想。看一个学生的视野是否开阔,思想是否深刻。这一点取决一个学生的知识面是否广,阅历是否丰富——绝非仅仅坐在教室里听课训练就够了。比如,牛津大学一次给申请就读的学生出的题目是:你是想成为一本书呢,还是一首诗?

四看创造力、想象力。西方国家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需要创新和发明来不断提高生产力,所以很早就十分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发明创造能力。比如,哈佛和普林斯顿两所名校,要求申请人交一份具有想象力的DV短片拍摄计划书,介绍他们要拍的内容。但李泰伯的这两种能力好像并没有体现出来——绝大多数高考状元都是如此,他们只专注于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自然无暇顾及其他更有意义的方面。据2009年中国校友会网发布《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中国杰出政治家校友榜、院士校友榜、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富豪企业家校友榜、长江学者等顶层人才榜单,尚未发现高考状元的身影。而这也正是美国名校并不看好中国状元的真正原因。

据悉,李泰伯在高考前就获得了北大数学系的保送资格,但他却决定放弃保送资格,参加高考,目标是清华大学电子系。之所以没有准备上北京大学,用他的话说,是因为爱好科技,因为只有科技,才能改善人类生活,而清华有最好的工科专业。

问题:李泰伯上清华了没有?()

A、上了。B、没上。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高考结束后,李泰伯却又放弃了清华,放弃了自己热爱的数学和科技,而选择了香港大学,就读该校的工程与工商管理双学位专业——此举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李泰伯以一个“优秀”学生代表的身份,给了自己和中国教育一记响亮的耳光呢?

关键词:状元

家庭山:高考状元不能和人才划等号。


刘子涵的故事(20100710


李肖肖是一所高校的宣传部副部长,丈夫是一家大型企业的中层干部,儿子刘子涵8岁,活泼可爱,可谓家庭和睦,其乐融融。20059月的一天下午,刘子涵因为和同学发生口角,把对方的脑袋砸了个包,李肖肖到校给对方一个劲赔礼道歉。此后,儿子的顽劣成了李肖肖的心病。后来,李肖肖到一个好友家做客,发现好友的儿子非常懂事、有礼貌,不像刘子涵那样满嘴脏话、行为粗鲁,就向好友取经。当得知好友从小就教儿子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并让儿子照着做以后,李肖肖决定也效仿好友的做法,利用《弟子规》来规范儿子的行为。丈夫听了后,沉思了一下,说:“《弟子规》里面的东西有很多对人性束缚得那么死,适合儿子吗?”李肖肖一听来气了:“你爸妈就是太顺应孙子爱玩的天性,对他过于放纵,才造成儿子今天这种状况的!”从此,李肖肖每天教刘子涵诵读《弟子规》,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以及严厉的惩罚措施。

问题:刘子涵会变得守规矩吗?(

A、会。B、不会。

每当刘子涵稍有不顺从的时候,李肖肖就动用家法,用一块结实的竹片当戒尺,对刘子涵进行镇压。一天早上,刘子涵起床磨蹭了一会儿,李肖肖于是大声呵斥他快些。见刘子涵撅着嘴表示不满,李肖肖大声吼道:“‘父母责,须顺承。’妈妈让你快些,你还有情绪,真是欠打!”说着,就扒掉刘子涵的裤子,照着屁股打了两巴掌。还有一次,刘子涵和同学约好了写完作业一起玩,作业因此写得比较潦草。李肖肖看了,唰地一下把作业撕了,喝令刘子涵重写。刘子涵说什么也不愿意,李肖肖就拿起戒尺,“啪啪”打了刘子涵的掌心三下,痛得刘子涵哇哇大哭。领教了妈妈的“铁腕”后,刘子涵变得懂事多了:每天衣着整洁,吃饭不挑不拣,做作业认真细致,对客人有礼貌,对妈妈的话言听计从……李肖肖看着儿子的可喜变化,欣慰极了。

问题:这种变化对刘子涵是件好事吗?(

A、是。B、不是。

但刘子涵从此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失去了男孩子生龙活虎的劲头。2008年春节过后的一天,刘子涵放学后,走到一个拐角时,两个同学突然从后面蹿出来,挥手就是两拳,打得刘子涵一个趔趄。刘子涵原本是打别人的,现在被打了,却并没有还手。接着,刘子涵被喝令靠墙站好,除搜走身上的5元钱外,还被迫每周进贡10元钱。刘子涵于是越发闷闷不乐。李肖肖发现儿子的情绪变化后,问怎么回事。

问题:刘子涵会说吗?(

A、会。B、不会。

刘子涵怕被责骂,连连摇头说没事。爸爸想跟他谈心,刘子涵想到平时被妈妈责罚,爸爸从来没有替自己说过话,便冷冷地说:“你们大人只会欺负小孩,有什么好说的!”说完,再也不说话了。因为每天在学校心事重重,回家后又很压抑,刘子涵学习的劲头越来越小。一天,李肖肖发现儿子的作业一个字没有写,火气马上就来了。她大声吼道:“这是怎么回事?半天一个字没写!”见儿子表情木然,对自己不理不睬,李肖肖更火了,取过来戒尺,便要动用家法。可令她吃惊的是,刘子涵竟然发疯似地扑过来,把戒尺夺了过去。

问题:刘子涵准备干什么?(

A、打他妈。B、打自己。

刘子涵用戒尺拼命照着自己的头上、身上猛打,一边打一边哭喊着:“打吧,打吧,打死我算了!我早就不想活了,你们都是坏蛋,全世界的人都欺负我……”李肖肖听出儿子的话里有话,想问是怎么回事,但刘子涵已经有了严重的抵触情绪,任妈妈再三追问,就是一言不发。之后,刘子涵回家后不但作业不写,就是连最喜欢的动漫游戏也提不起兴趣来,经常坐着发呆。

关键词:规矩

家庭山:规矩可以守,天性不能丢。


逃生的故事(20100711


2007824傍晚,在加拿大温哥华郊区,十几名乘客登上了一个热气球,乘坐在吊篮里,准备畅游城市的美景。绳索松开以后,热气球开始升空。万万没想到的是,厄运突然降临了:热气球下方的吊篮突然起火,燃烧着的丙烷借助风势越烧越大,直接威胁着里面的乘客。消防人员和直升机赶到这里最快也需要半个小时。此时气球已经上升至6。那是两层楼的高度,跳下去可能会受伤。吊篮内的人意识到危险已无法挽回,纷纷往下跳。随着重量减轻,热气球迅速上升至15高处。这是一个让人眩晕的高度,即便是训练有素的电影特技演员也未必有胆量跳下。在烈火与浓烟的进逼下,又有一名女子跳下来。她身上的火焰在空中划出了一道红色的弧线后,摔落在地面。这时候,吊篮里还剩下两个人。他们因为胆怯,最终没有选择跳下去。

问题:这两个人能活下去吗?(

A、能。B、不能。

仅仅一两分钟,吊篮便成了一团火球。从热气球上跳下来的人都保住了性命。受伤最重的是最后跳下的那位女士,摔断了脚和肋骨。燃成骨架的吊篮里面有两具烧焦的尸体——他们因恐惧而放弃了逃生机会。

关键词:跳

家庭山:跳下去,才能活下去。


舒曼的故事(20100712


罗伯特·舒曼181068日出生于德国茨维考城,父亲是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书商,母亲是一位外科医生的女儿。舒曼从小喜爱音乐和文学,七岁时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尝试创作。但因家庭偏见,他年青时遵照家人之命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只能业余学习音乐。1830年,舒曼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立志要当一个钢琴家。当通过曲折的斗争而得以专攻音乐时,为了抓紧时间成功,舒曼利用当时的一种机械装置来锻炼钢琴指法。

问题:这个办法好吗?( )

A、好。B、不好。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舒曼在使用这种机械化的手段时,右手手指受伤,不幸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无奈之际,舒曼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为反对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争。

罗伯特·舒曼,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和音乐评论家。

关键词:机械装置

家庭山:学习需渐进,欲速则不达。


海明威的故事(20100713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儿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同时,海明威还精心研究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等人的作品。

问题:海明威研究绘画的目的是什么?(

A、为了作画。B、为了写作。

正所谓艺术都是相通的。海明威就曾表示: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此外,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等人的音乐作品,并且特别注意学习音乐作品基调的和谐与旋律的配合——难怪他的小说情景交融,浓淡适宜,语言简洁清新、独具一格。

关键词:相通

家庭山:因为博学,所以专业。


黄秋生的故事(20100714


香港著名演员黄秋生小时候想学钢琴,因为家里买不起就向学校借钢琴。学校的老师担心给弄坏就不同意,黄秋生于是就去学画画。第一天学画的时候,是妈妈陪着他去的。教画画的老师当时态度非常热情,对黄秋生挺好,黄秋生学画的兴致很大。黄秋生第二天去学画的时候,妈妈没有去。结果,那个老师就变了样,动不动就踢黄秋生。

问题:黄秋生还会画画吗?(

A、会。B、不会。

黄秋生觉得这个老师很坏,画就没有学成。

关键词:老师

家庭山:高尚的人才有资格从事高尚的职业。


魏书生的故事(20100715


以下是当代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和学生的一段对话:

学生:“老师您留的那个作业我不写行不行?”

魏书生:“干吗不写?”

学生:“老师我都会了,非写不可,那不是脑力劳动变体力劳动了吗?”

魏书生:“不写那你干什么?”

学生:“老师,我自己留作业。”

问题:魏书生会同意吗?( )

A、会。B、不会。

魏书生:“这个建议挺好,全班同学一块商量,大家认为挺好的,以老师可以不留作业,留了我们也可以不写,但是必须写量化作业。”

“决策过程千千万万,要民主,语文怎样教,班级怎样管,课程怎样上,后进学生怎样改变,千万不要自己一拍脑瓜门,就这么定了,而且要经常跟学生一块商量。”魏书生补充道。

关键词:作业

家庭山:千万别把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


张作霖的故事(20100716


大军阀张作霖十一二岁的时候,有一次上一个亲戚家。在路过一个村子时,突然一条大狗向他冲过来。张作霖当时很害怕,不过他曾听人说过:遇到狗来袭击时,跑是跑不过它的,可是狗怕人蹲下,你蹲下时,它以为你要捡东西打它,它就会落荒而逃。张作霖便蹲下身子。

问题:狗会落荒而逃吗?(

A、会。B、不会。

果然,这一招着实管用:张作霖一蹲下,那狗掉头就跑。然而让张作霖没想到的是,他刚一站起来,那狗就又龇牙咧嘴地追过来了。于是,张作霖又赶紧蹲下,那狗则立即停止进攻。张作霖见了,赶忙站起来继续赶路。可那只狗又继续追赶过来。张作霖只好再次蹲下。

问题:狗会掉头跑吗?(

A、会。B、不会。

没想到,那狗这次竟然不再害怕了,径直朝张作霖扑了过来!正在张作霖吓得哇哇大叫的时候,那狗却“嗷”的一声跑掉了。原来是一位过路的老大爷捡了一粒石子扔了过去,正好打在那狗的一只前腿上。张作霖很感激老大爷。老大爷对他说:“孩子,蹲下去就要捡东西打它,老不出手,狗就看出了你的破绽,它认为你只不过是虚张声势,最终吃亏的还是你自己。”张作霖从此认识到一个真理:仅仅做样子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动真格的。

关键词:出手

家庭山:蹲下去百次,不如出手一次。


孙丹的故事(20100717


孙丹小时候总爱模仿妈妈斯琴高娃在剧中的角色,渐渐地,模仿能力越来越强。那时候,每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开新年联欢会的时候,必有一个节目是留给她的,而她的表演也总能赢得满堂彩。当时厂里的叔叔阿姨都说:“这孩子真是天生的文艺胚子,将来不干这行就可惜了。”斯琴高娃听在耳里甜在心里,而孙丹对文艺表演也越来越喜欢。为了让女儿到时候报考中央戏剧学院,走文艺道路,斯琴高娃在孙丹很小的时候就给她制定了详细的培养计划,每天不是学钢琴,就是跳芭蕾,学习时间都安排得很紧。

问题:孙丹还会喜欢文艺表演吗?(

A、会。B、不会。

因为要学习钢琴和舞蹈,孙丹每天放学后几乎没有玩耍的时间,渐渐产生了厌烦情绪。最要命的是,每当妈妈在北京的时候,每天不管多晚也要检查孙丹的学习成果,而且一旦不满意就打她的手心。孙丹由此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只要不让她学舞蹈弹钢琴,她什么都愿意干——她甚至一连几天主动要求在学校打扫卫生。当斯琴高娃知道后,当着同学的面,打了孙丹一巴掌。从那天开始,孙丹再也不和斯琴高娃主动沟通,练琴也是消极抵抗。1986年,斯琴高娃和瑞士华裔音乐家陈亮声在英国结婚后,因为家里的乐器应有尽有,斯琴高娃又让孙丹学习古筝。时间长了,孙丹对学习乐器厌烦到了极点,并以回国来抵制学古筝。斯琴高娃最后选择了妥协,但却说:“你真的不像是我的女儿。”从此,母女俩陷入了冷战,在家谁也不理谁。孙丹大学毕业后,本想到瑞士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后经不住斯琴高娃的劝说,回国饰演了几个角色,而且反响不错。于是,在拍摄《大宅门》时,斯琴高娃提出让孙丹回国饰演其中一个角色。

问题:孙丹会答应吗?(

A、会。B、不会。

尽管孙丹的表演很不错,但长期以来希望摆脱束缚、渴望自主的孙丹还是决心按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生活。她流着泪对斯琴高娃大声抗议:“这么多年来,你独断专行,从未问过我的想法,从来不在意我过得快不快乐,你只是把我当做你手里的木偶,让我按照你的设计生活,我很讨厌这样,你知道吗?现在我告诉你,哪怕你从此不认我这个女儿,我也不会再拍戏了!”后来,孙丹在法国开了一家餐厅而且发展得不错。而斯琴高娃也渐渐觉悟到了自己在教育上的失误。2007年,孙丹为便于照顾母亲,关掉法国的中餐馆,在北京开了家法式餐厅。在开业仪式上,斯琴高娃真诚地说:“女儿,妈妈这些年来让你受了不少委屈,妈妈向你道歉。今后不管你做什么,你都是妈妈的骄傲!”

关键词:快乐

家庭山:没有快乐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


濮存昕的故事(20100718


在黑龙江插队时,濮存昕曾在连队里放马,后来调到团部宣传队。雪后的一天,他们的连长骑马来办事,把马栓在门口。濮存昕见了心痒痒,便把马给牵了出来。濮存昕把马头一调,放开了跑。所有的人都在为他欢呼。濮存昕那份儿得意简直没法形容。没想到,在过一个路口的时候,前面一个孩子挡住了路。濮存昕只好拐向另一边,而另一边是一根倾斜着的低矮的电线杆。眨眼间,到了电线杆跟前,马“噌”地一下子从电线下面穿了过去。

问题:濮存昕过去了没有?(

A、过去了。B、没过去。

濮存昕的军帽当即就被电线挂掉了。“那时候马要是再偏一点点,我就死定了。”濮存昕说。

关键词:路口

家庭山:人生得意须谨慎。


伊万诺夫的故事(20100719


在第16届奥运会双桨无舵手赛艇决赛中,前苏联选手伊万诺夫夺得金牌。当他走下领奖台后,随即把金牌抛向空中,以表达自己激动的心情。他每抛一次,观众席上就是一阵欢呼。谁知乐极生悲,当他再一次将金牌抛向空中时,由于用力过猛,角度有些倾斜,金牌掉进了湖水里。后来,他的教练和其他运动员下湖潜入水底打捞,终未能找回那枚金牌。从这以后,伊万诺夫的情绪一落千丈,整天愁眉苦脸。国际奥委会领导不忍心,最后决定仿制了一枚金牌发给他。8年后,在第18届奥运会上,伊凡诺夫力克群雄,获得了单人赛艇金牌。

问题:他还会把金牌抛向空中吗?(

A、会。B、不会。

这一次,伊万诺夫把金牌紧紧贴在胸前,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有了上次教训,他当然不敢轻举妄动了。

关键词:小心翼翼

家庭山:得意忘形就会失去荣誉。


伯格的故事(20100720


美籍俄国生物学家保罗·伯格上幼儿园的第一天由于语言不通,不能和小朋友玩,回来时很伤心。妈妈为了鼓励伯格好好学习,答应等他学好英语的时候给他奖励。小伯格听了,便问妈妈会给他什么奖励。

问题:妈妈会告诉他吗?( )

A、会。B、不会。

妈妈却神秘地说:“现在不能告诉你,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为了获得奖励,也为了弄清楚是什么奖励,小伯格开始刻苦学习,到了上小学时,他不仅能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其他各科成绩也都遥遥领先,学校还让他跳过一级。妈妈也没有食言,精心挑选了一套普及版的科普读物奖励给伯格——因为伯格最喜欢读书。

关键词:奖励

家庭山:奖励也可以包裹起来。


巴本的故事(20100721


1689年,法国人巴本发明了可以进行演示的蒸汽机。因为穷困,巴本向英国皇家学会申请区区10英镑的研究经费,用于改进和完善自己的发明。

问题:皇家学会会大力支持这个发明吗?(

A、会。B、不会。

然而,刻薄的皇家学会认为为一个天真的想法提供资金是对经费的挥霍。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个十分苛刻的条件:实验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问题:巴本会接受这个条件吗?(

A、会。B、不会。

像绝大多数科学家一样,巴本是十分认真而严谨的——他不能保证自己的发明会百分百成功,于是只得放弃这笔经费。结果,本该早就诞生的蒸汽机因宽容精神的缺失,而迟滞了整整一个世纪!

关键词:失败

家庭山:拒绝了失败,也就失去了成功。


痖弦的故事(20100722


台湾《联合报》副总编兼副刊主编痖弦小时候受父亲熏陶,非常喜欢读书。初二那年一次作文课上,痖弦写了篇《一个伤病的自述》。发作文本的时候,人家都发了,就他一个人没有发。

问题:不发的原因是什么?(

A、写得好。B、写得不好。

好读书的孩子写得文章怎能不好呢?何况后来还成了主编?可是,正因为写得太好了,老师产生了怀疑:“你坦白告诉我,你这篇作文是从哪里抄来的?我敢断言你写不出这样的文章。你说吧!抄谁的?”众目睽睽之下,痖弦吓得哭出声来。可是天地良心!那的确是痖弦写的。老师看他哭了,便说:“我不冤枉你,再出个题目你做,两小时以后交作文。如果写得好,我把你推荐到臧克家那里去。臧克家是我的朋友。”

问题:痖弦还会写吗?(

A、会。B、不会。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更为了能被推荐给大诗人臧克家,痖弦除了写了一篇《白山黑水》,又写了一首诗。交了以后,老师说诗写得不错。

问题:老师把这首诗推荐给臧克家了没有?(

A、推荐了。B、没推荐。

但老师却并没有把痖弦的诗推荐给臧克家——因为他根本不认识臧克家,更不是臧克家的朋友!他这样做也许是为了炫耀自己,也许是为了激励痖弦,但无论怎样,痖弦一直有种写作的冲动——为了有一天能被推荐到臧克家那里。

关键词:推荐

家庭山:别冤枉孩子,但也许可以“欺骗”。


青春的故事(20100723


弗洛伊德性心理学观念认为,如果一个人在孩提时代受到性压抑,其终生都可能有心理障碍。所以,在青春期教育方面,西方学校和家长主张“顺应身体发育”。一天,一位美国人和一个中国中学生聊天,中学生好奇地问:“像我这么大的美国男孩在想什么?”看那个样子,中学生很希望美国人说出自己想要的答案。

问题:美国人会说出那个“性”字吗?(

A、会。B、不会。

美国人本来想说“朝思暮想着性呗”,可话到了嘴边的却又硬吞了回去——他想起朋友们的叮嘱,中国人回避在孩子面前提到性,性是绝对不可以与孩子讨论的,性是件不光彩、令人难堪的暗地里发生的事。

文化学者朱大可在回忆文革时期的故事时讲过一个叫K的好友。这个好友有着圆圆的脸和略带忧伤的眼睛。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好友几乎天天来看朱大可。他们促膝谈心,互相凝视着对方的眼睛。当他们对话时,朱大可感到四周停顿和沉默下来,整个城市都在倾听,“幸福像不可捉摸的雾气一样笼罩在四周”。

问题:朱大可的这个好友是男是女?(

A、男。B、女。

这个叫“K”的好友是个男孩,朱大可最亲的兄弟。很久以后,朱大可才知道,这是典型的青春期同性恋症候——在文革那样一个严酷的时代,他们靠这种温情涉过了青春的河流。

著名作家汪曾祺十七岁时初恋。暑假里有一天,汪曾祺在家写情书,被父亲看见。

问题:父亲会怎么做?( )

A、阻止他。B、帮助他。

父亲见他抓耳挠腮的样子,便在一旁帮着出主意。后来,汪曾祺学会了喝酒。父亲喝酒,给他也倒一杯。父亲抽烟,一次抽出两根,自己一根,给汪曾祺一根。而且,父亲还总是给汪曾祺先点火。他们的这种关系,他人或以为怪。但父亲说:“我们是多年父子成兄弟。”

关键词:青春

家庭山:让青春的河流缓缓流过,不泛滥,也不堵塞。


董方成的故事(20100724


董方成12岁那年,一曲萨克斯曲《回家》打动了他的心灵。从此,董方成喜欢上了萨克斯。董方成不但勤奋刻苦,还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每次老师教完后,他总是要认真琢磨其中的道道。尽管他是一个插班生,比别人晚去三个月,但他学得特别快,一点就通,仅仅一年,他就通过了中国音协萨克斯等级五级考试。一次,董方成参加首次中国艺术新人大奖赛。比赛期间,董方成目睹了一位来自深圳的选手的表演,当时这名选手吹了一个很长的音,却一口气都没换,董方成很惊讶。

问题:董方成会向对方讨教吗?(

A、会。B、不会。

董方成平时学习就特别注意和别人交流,注意观察、研究别人的吹奏技法。这次,董方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于是问对方是怎么吹的。对方告诉他:“其实我换气了,只是你们看不出来,这叫循环呼吸法。”并教给了他大致方法。回家后,董方成顾不上吃饭,既开始一点点、一遍遍地琢磨、练习。一段时间后,他掌握了“循环呼吸法”的技巧。正因为董方成的勤学好问,他才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青年业余组萨克斯演奏银奖的第一名,与金奖只差0.1分,而夺得金奖的是一个20多岁的大学生。2003年董方成以一曲《孤独》吹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主考官,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圆了自己的重点大学梦。

关键词:讨教

家庭山:取长补短,才能学有所获。


石崇的故事(20100725


东晋石崇官至荆州刺史,劫掠客商无数,聚财无数。国舅王恺虽富也比不上他,可谓富甲天下。

问题:这对石崇是好事吗?(

A、是。B、不是。

八王叛乱时,赵王看中了他的家产,把他杀了。刑前石崇后悔万分:“是财多而导致被杀啊!”“知财多而遭杀,为什么不早一点分发给大家呢?”赵王问。“晚了!”石崇哀叹。

关键词:聚财

家庭山:聚财不如积德。


董方成的故事(20100726


董方成12岁那年,一曲萨克斯曲《回家》打动了他的心灵。从此,董方成喜欢上了萨克斯,而且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过了中国音协萨克斯等级五级考试,还取得过首届中国艺术新人大奖赛第二名的好成绩。

问题:董方成吹萨克斯阻碍学习吗?(

A、阻碍。B、不阻碍。

董方成不但萨克斯吹得好,学习也很棒。高二期末考试,董方成在全年级排15名,到了高三,他冲进了前10名。记者问他:“吹萨克斯和学习文化课冲突吗?”董方成轻松地说:“我觉得对学习一点影响都没有。平常在家,我总是学习累了就吹萨克斯,把它当成一种休息;吹累了我又去学习,这样可以互相调剂。进入高考备战期,有些同学又辛苦又紧张,似乎快要崩溃了,但我感觉还行。因为学萨克斯时我吃过不少苦,已经习惯了。我想,能有毅力有耐心把萨克斯学好,就一定能把学习搞好。我觉得二者对人的素质要求是相通的。学萨克斯锻炼了我的意志力,培养了我的综合素质,还让我早早接触了社会。”2003年,董方成以一曲《孤独》吹动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主考官,以艺术特长生的身份圆了自己的重点大学梦。

关键词:学习

家庭山:读书的功夫不只在书上。


攀鲈的故事(20100727


印度、缅甸一带有一种鱼,叫攀鲈。像所有的鱼一样,沼泽、湖泊等这些有水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它们的天堂。可是,沼泽和湖泊总有干涸的时候,尤其是上述地带,这种情况更是经常发生。

问题:攀鲈会不会因此种情况而死掉?(

A、会。B、不会。

奇怪的是,每当水质变差或干涸时,这些攀鲈居然能够跳上岸,去寻找新的水源。因为能离开水在陆地上行走,当地人都叫它们“会走的鱼”。尽管它们在陆地上因行动迟缓,有的被人捉去成了盘中餐,有的成了其他动物的腹中物,有的因长时间在陆地上行走而被晒死在路途中,但它们中的大多数都如愿以偿。

关键词:跳上岸

家庭山:山可穷,水可尽,路亦可寻。


魏书生的故事(20100728


以下是著名教育专家、教育局长兼班主任魏书生和学生的对话:

某一天。

生:老师,咱们班应该成立一个银行。

师:干什么?

生:同学那么多压岁钱就放着,浪费利息,成立银行挣利息。

问题:魏书生同意吗?(

A、同意。B、不同意。

师:行。

生:老师我当行长吧。

师:可以。

又一天。

生:老师,我提个建议。

师:什么?

生:咱们班应该成立一个公安局。

师:干什么?

生:咱们班有同学做了错事不承认,久而久之养成不好的习惯,成立公安局负责破案。

问题:魏书生同意吗?(

A、同意。B、不同意。

师:行。

于是,大伙选最热衷于侦破小说的王雨同学任公安局局长。

又有一天。

生:老师,我建议。

师:什么?

生:咱们班应该成立一个X院。

问题:这个学生建议成立什么院?(

A、法院。B、戏院。

生:咱们班应该成立一个法院。

师:咱们都有公安局了嘛,还要法院干什么?

生:老师,您不是说嘛,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社会有什么,班级应该有什么,公安局和法院,职责不一样,公安局是破案抓人了,法院是量刑,调节纠纷的。

师:咱们班还有纠纷呢?

生:有。

师:谁啊?

生:赵文宇和赵林。

师:为什么?

生:晚自习说话,那天还吵起来了。

于是班里又成立了法院,接着又成立了一个邮局……

一天,魏书生从外地回来。

生:老师你回来了。

师:我回来了。

生:你多长时间没在家?

师:我记不清了。

生:老师您20来天没在家。

师:怎么了?

生:老师我升官了!

师:你升什么官了?

生:我当院长了!

师:当什么院长?

问题:这个学生当的什么院长?(

A、戏院。B、医院。

生:我当医院院长了。

师:怎么回事?

生:老师,您这段时间不在家,盘锦流行性感冒盛行,大家选我当了班级医院院长,还选了护士,要求我们定期地往地上撒一点醋,撒一点来苏水,降低发病率。还让我们准备了班级小药箱、内用药、外用药、痢特灵、感冒通、红药水、创口贴。小病不出教室,病再大一点儿,我和护士把他送到学校卫生所,再大一点,我们负责送医院,以后,老师,同学们身体问题,您就别操心了。

师:这不是挺好嘛,我又省了不少事。

关键词:小社会

家庭山:学生就学习生存。


落水的故事(20100729


2010727,《今日说法》栏目播出了一期题为《一条河五条命》的节目。说是629,放暑假的第一天,安徽颍上县夏桥镇陈家村有五个孩子被当地一条河夺去了幼小的生命。五个孩子中最大的15岁,最小的8岁。其中,仅陈伟周一家就一下子失去了三个孩子。出事的原因据说是陈家的三个孩子在河边浅水区玩耍(也有的说是游泳),结果他们一不小心落到了五六米的深水区(也有的说是他们游泳游到了深水区)。于是,三个孩子大喊救命。另外两个15岁的大孩子看到三个孩子落水就去拉他们,结果也跟着落了下去了。事故报道完后,主持人请到场的专家就这个孩子落水的老话题发表评论。专家说,到河边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当地没有什么娱乐场所,那条河理所当然就成了孩子们唯一的乐园,所以水域的管理单位应该设置障碍,加强巡视看护。如果水域没有看护单位,那么当地部门或者志愿者就应该加强巡视,担起劝阻孩子游泳和救护孩子的责任。总之,为了避免孩子被淹死,大人们(不单是家长,还有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要么起到阻止他们游泳的作用,要么尽到救护他们的责任。

问题:专家的这个说法正确吗?(

A、完全正确。B、不完全正确。

在陈述这件事的时候,家庭山反复用了“落”这个字眼,因为从电视报道中看,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他们“掉”到了深水区,另一种是说他们“游”到深水区。一个“掉”,一个“游”,是不一样的。如果是“掉”到了深水区,说明他们不会游泳,他们是在河边玩耍,结果一不小心滑落到深水区,因为不会游泳而丧命;如果是“游”到了深水区而丧命,说明他们会游泳,只是游得不熟练,或者说在一到深水区而惊慌失措,游不起来了。无论是掉到深水区而丧命,还是游到深水区而丧命,都说明导致他们丧命的原因在于游泳本领的问题——他们缺乏自救本领。所以,家庭山看完这期节目后,一直想问一个问题:为什么家长不教会他们游泳的本领?或者说,为什么不教会他们到深水区游泳的本领?更进一步说,为什么不教会他们某些应急的本领?而他们是河边长大的孩子,他们迟早要到河里去——无论大人们给他们讲多少遍不要到河边去的话,无论大人们在河边设置多少障碍,无论大人们在河边有多少人看守(尚且不说,派人到河边看守根本就是很困难、不可能做到的事)。因为,孩子天性这条河,是谁都不可能完全堵得住的,也不应该完全堵住的!

关键词:落水

家庭山:自救本领才是安全教育的要义。


小泽征尔的故事(20100730


小泽征尔一次去欧洲参加指挥家大赛。在进行前三名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参赛,评委交给他一个乐谱让他指挥。在演奏中,小泽征尔发觉乐曲中出现不和谐的地方,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重奏了一遍,但仍觉得不自然,就向裁判提出疑问。在场的权威人士听了,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而是他的错觉。

问题:小泽征尔会听信权威的话吗?(

A、会。B、不会。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权威,他不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动摇。但考虑再三,他还是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大吼一声:“不,一定是乐谱错了!”

问题:评委们会同意他的判断吗?(

A、会。B、不会。

小泽征尔的喊声刚落,评委们立即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原来,这是评委们为了测试参赛选手的音乐素质和心理素质,而精心设计的“圈套”。

小泽征尔,日本著名指挥家。

关键词:不

家庭山:敢于对权威说不。


迟子建的故事(20100731


著名作家迟子建在一篇散文中说,她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而且会一直点到次年的五月。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迟子建和姐姐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烧柴。迟子建还有一个弟弟,只有八九岁的光景。

问题:大人会让弟弟也去吗?(

A、会。B、不会。

父亲为了让弟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推着车上山。

问题:谁负责推车上山?( )

A、大人。B、小孩。

迟子建姐弟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则抽着烟跟在他们身后。迟子建的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他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他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

关键词:推车

家庭山:会推车的孩子,也会推动自己的人生。

0-15岁孩子的家长老师为什么要注册家庭山故事网
热烈祝贺家庭山故事网会员积分突破1000分(点击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