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魏书生(1950~),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首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退休前曾任盘锦市教育局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习科学分会会长、台州书生中学校长、粤港澳大湾区百人讲师团荣誉团长。
好书推荐:《好学生,好学法》(点击查看)
12岁的车晓东蒙头躺在床上,悲伤地抽泣着。他没考取重点中学——上海控江中学,而被降格录取到一所很不理想的学校,这对车晓东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
读小学时,他自学代数入迷,做了几千道代数题。在上海杨浦区小学数学竞赛中,车晓东获第一名。他发展得很顺利,被公认为是“高才生”“尖子”,他飘飘然了。作业不像从前那样认真了,有点错误也不在意了。升学临近他也紧张不起来。就这样,他慢慢地退步了,在升学考试中,车晓东出乎意料地“马失前蹄”了。
失败虽然令人痛苦,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只要辩证地对待失败,失败有时也会从另一个方面给人以更深刻的启迪。车晓东经过痛苦的反思,在家人的帮助下找到了失败的原因,体验到了骄傲带来的痛苦,他横下一条心,从头做起。
从跨进被称作“杨浦区老五”的建设中学的第一天起,车晓东便在自己房门后贴出一张“最佳作息方案”。早晨,五点半起床,长跑,读外语,背课文;中午,回忆上午听课的内容,做作业,或午睡;下午放学后,复习功课,做作业或看课外书;晚饭后,完成作业,预习,自学;晚上8点半,听音乐或看课外书;晚上9点钟,准时入睡。他严格执行这个最佳方案。5年中,车晓东一直不忘12岁那年的教训。平时他有总的学习计划,每次考前还制订小计划,注意查缺补漏和全面发展。由于坚持不懈地努力,车晓东克服了不稳定的缺点,全面提高了学习能力。
读高三时,车晓东获得了全国中学数学联赛上海赛区的冠军。由于成绩优异,他作为我国中学生代表参加“美国第三十四届数学邀请赛”。参赛前,他又想起了12岁那年的失败,他决心全力以赴。为了解邀请赛概况和提高应考能力,他找来了这个竞赛的历届试题,用种种难题来考自己。每次自测,他都慎之又慎,像真正参加国际竞赛一样认真,测后马上分析自己的优缺点,争取老师的帮助,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他先后完整地做了十届比赛的试题,获得了丰富的经验,他听歌曲《全部属于优胜者》,用来激励自己。车晓东已开始成熟,再也不是5年前的他了。考场上只听到钢笔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考场上的时光总是流逝得那么快,令人难以把握。可是车晓东经过5年的艰苦努力,练就了把握时光和灵感的能力。按规定,90分钟交卷,但车晓东只用40分钟就做完了全部试题,复核、订正,确信无误后,他充满信心地交卷,面带笑容走出考场。
成绩揭晓,车晓东获得满分,与另一名美国中学生并列榜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这一年,车晓东还参加了本市、全国和国际数学、物理竞赛,连中“三元”,接着又夺得上海市高考第一名。全家沉浸在幸福之中,设宴欢庆,还把奖状和奖章挂在墙上。但车晓东却把奖状、奖章摘下来,都锁到了箱子里。他清醒地意识到,此时此刻的他,最需要的是冷静和谦虚,因此,他只挑出老校长送来的一幅题词,挂在墙上:“锲而不舍,为国争光。”
车晓东从失败中崛起的事迹应引起每位中学生的深思。如果他在失败时灰心丧气,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那么他的潜能很容易先被自我埋没,很容易成为一个平庸的人。伟人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面对的失败少,而是他们善于战胜失败,在失败中崛起。爱迪生钻研一生,对失败有深刻体会。他说过:“失败( )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有价值。”
点击猜猜看,下文更精彩。欢迎免费注册家庭山故事网,家庭教育故事猜猜看开心辞典,家长充电分分钟,孩子受益助一生。详情点击此处。
温馨提醒:当您做了文中的猜猜看选择题后,还可以继续思考:车晓东为什么中考失败?高考为什么成功?他是怎样对待成功失败的?安阳的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把答案告诉家庭山(微信号:jtshan999),答对者奖励在“家庭山书屋”(点击查看)免费借阅一本书。
(答案:也。)
失败可以是人前进的障碍,也可以成为人上进的阶梯,全看你怎么对待它。你屈服了,它便是障碍;你咬紧牙关,战胜它,它便是助你上进的阶梯,你就能在失败中崛起。
(摘编自《好学生,好学法》)
关键词:失败
家庭山:人生失败不可怕,咬紧牙关战胜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