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孩子有多动症怎么办

 

近几年,儿童多动症患者似乎越来越多。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被老师和家长怀疑:“这孩子是不是得了多动症啊?”有人说,孩子哪有不好玩好动的,长大就好了,犯不着大惊小怪,有些家长却不敢大意,因为孩子手脚不停地乱动的确影响学习。看来,“好动”和“多动”到了澄清概念的时候了。下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和康复中心主任邹丽萍博士就多动症的发病原因、诊断治疗标准,及家庭行为矫治等问题为我们指点迷津:

一、如何鉴定多动症?

诊断多动症,一般根据三个核心症状:注意力缺陷、冲动和多动。其中,注意力缺陷为主要症状。临床诊断中,多动症分三种类型:如果孩子是以多动、冲动为主,注意力缺陷不明显,称为“多动、冲动型多动症”;如果孩子不乱动,但是注意力不集中,称为“注意力缺陷型多动症”;还有混合型的,各占一半。如果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中做每件事情集中注意力都不超过5分钟,那就是有问题,需要到医院做一些相关的检查、测试,才能做出诊断。但是一定要看孩子对所做之事是否感兴趣。如果是一些重复的或者无效率的事,比如一个字抄100遍,再正常的孩子也不可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二、如何治疗多动症?

一般来讲,治疗多动症主要手段是药物治疗和行为学治疗,后者也叫心理治疗。另外,环境的改善也必不可少,包括父母老师的配合,以及全社会的关注。药物治疗方面,目前方法很多,国外统一用西药,我国中医在这方面有成功的探索。提醒家长两点:第一,不要相信小广告,孩子有问题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诊;第二,药物都有副作用。

行为学治疗更多的是心理治疗,通俗一点就是怎么鼓励孩子,因势利导让孩子做事。有一位姓李的中学老师,让班上一个患多动症的孩子当卫生委员,并经常鼓励他,表扬他。那个孩子非常感动,说从小到大只有老师看得起他,一定要做出成绩给老师争光。孩子在忙碌的班级工作中不断获得自信,多动症渐渐痊愈。还有一个多动症的孩子,7岁,上小学二年级,上课连10分钟都坐不住。老师了解到这个学生患有多动症,只要发现他有不耐烦的苗头,就给他派活儿:去办公室替老师拿本书,去教务处领粉笔,等等。当然,还不断地表扬他。就这样,老师用因势利导的办法纠正孩子的行为,逐渐引导孩子进入正常轨道。

家长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励孩子,做家务。比如,孩子把桌子上的茶杯碰到地上,摔碎了,家长多半要斥责孩子,如果家长懂得心理治疗,就会想,孩子为什么对杯子感兴趣?他是对杯子后面的东西感兴趣吗?不批评孩子,反而夸孩子有探索欲,孩子一定很高兴,但家长要让他注意,杯子里有热水,会烫伤手,碎玻璃会扎伤脚,以后要小心。孩子获得了正面的肯定和负面的教训,更有利于他改掉毛手毛脚的毛病。

现在很多医院在心理科门诊都开展了这方面的服务,但行为学治疗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有足够的耐心,必要时,要坚持药物配合。

三、如何针对性治疗多动症?

如果孩子的主要症状是多动,那说明他体内的能量比较多,可以鼓励他参加发挥他体能优势的体育运动,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给他宣泄的机会。

如果孩子的主要症状是冲动,可以鼓励他下棋,象棋、围棋、跳棋都行,目的是培养孩子冷静思考,使其行事谨慎,对后果有预判。这些思维的习惯会慢慢转移到下棋以外的事情上。

如果孩子的主要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循序渐进地延长他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如,不能要求他两三个小时坐着不动,而应先让他做5分钟作业,然后夸夸他,让他休息一会儿,不要急于求成。家长切忌硬性限制孩子的自由,因为这种折磨肯定会招来孩子的逆反,不仅逆反家长,还会厌恶学校和学习。

四、治疗多动症最忌讳什么?

家长要明白,多动症是一种疾病,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该打骂。一个孩子如果长期被周围的人否定和排斥,他对社会就会非常抵触,就会成为一个“问题少年”。人是群居动物,或称“社会人”,为了能够找到心灵共鸣,能被社会承认,他会本能地寻找愿意接受他的人。如果愿意接受他的人是不良少年,岂不是要近墨者黑?所以,为了孩子的未来,为了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的安定,大家应该给多动症孩子多一些关爱,承认他们的价值,接受他们的差异,带着一种探索和辅导的心理去鼓励他们,帮助他们,而不是把他们无情地排斥到“问题少年”群落里去。

 

(本文改编自《邹丽萍:科学地看待“多动症”》,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学商篇活动类,点此转入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