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1、对话时间过短。亲子间对话安排的时间过短,孩子不能在短时间内把自己心中所想表达清楚,父母尽管想教育、鼓励孩子,也会因为时间关系而忽略孩子的许多细节:这样一来,父母既弄不清孩子真正要表达的是什么,也容易在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因表达不到位而出现失误.孩子得不到她内心想要的安慰和鼓励,自然会感到失落。假如对话时间充足,这位妈妈只需再补充一句话:“你受伤后还能忍着疼痛坚持跳完,你很勇敢,将来一定跳得很棒!”就能让孩子走出失落:交流时间过短,沟通不充分,是最常见的沟通障碍之一。
2、对孩子主观臆测。许多父母习惯在孩子话说完之前便打断孩子,然后凭自己的主观臆测进行评判:这些家长往往比较独断,认为不用听孩子“啰唆”,就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其实他们并不清楚孩子要说的问题核心是什么,因此他们的说教常常会出现牛头不对马嘴的状况。打断孩子、主观臆测,都是常见的沟通障碍,建议家长弄明白孩子到底想说什么以后再评判,甚至根本不用评判,因为有时候孩子把事情说出来,只是想发泄自己的情绪,得到父母的理解与同情,并不需要你的指导与建议。你只要倾听就够了。打断孩子并发表你的意见,孩子会认为你不是在听,而是为了批评、教训他,他可能更加郁闷。
3、沟通心不在焉。与孩子进行交流时,家长注意力不集中,说明你对孩子所谈的话题漠不关心,特别是当你把一部分注意力放在倾听上,思绪却在其他问题上游荡时,更是对孩子的不尊重。那种心不在焉的应付态度,会让兴奋、诉说欲极强的孩子十分失望,孩子的倾诉欲望会慢慢消失。长此以往,亲子之间就会出现沟通困难甚至产生隔阂。因此,即使手头的事再忙,也要先停下来听听孩子的话,至少也应该跟孩子说明自己暂时不能倾听的原因。
4、强行偏离主题。有些家长,因为感觉孩子谈论的话题太简单、太无聊或太幼稚可笑,就会强行改变话题,把话题往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引。这明显违背了孩子找你诉说的初衷,无疑会给孩子留下“这种问题别来烦我”的印象,以后他再有心事就不会再向你诉说了。同时,由于倾听不足,还可能导致家长对孩子内心深处隐藏的问题不了解,从而影响家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5、自以为是权威。不少父母喜欢凭自己的意愿行事,总是忽略孩子内心的感受,而且只要发现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就急于摆架子,坚持自己的立场,而不理会孩子的辩解。有些父母为了达到目的,甚至讽刺、挖苦孩子,不仅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打击孩子的自信,还会让孩子变得敏感、脆弱,或者争强好斗。亲子间的沟通应该是平等的,即便你比孩子懂得多,即便你是对的,你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摆出权威的架势,那样只会让孩子对你敬而远之。
(本文改编自刘长柏的《影响亲子关系的几种沟通障碍》,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学商篇沟通类。点此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