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支招欢迎您!家庭山祝您教子有方!
海贝:家长怎样才能改掉唠叨的毛病
有关调查显示,九成孩子认为妈妈太唠叨,有人甚至说“唠叨”是“妈妈”的代名词。其实,唠叨妈都是好妈妈,她们关心孩子,为孩子操碎了心,可孩子不领情,不耐烦,甚至产生了厌烦和反抗心理。妈妈怎样才能改掉唠叨的毛病呢?
1.相信孩子有向上之心。每个孩子都有向上之心,都想做个好孩子。如果他一时表现不好,一定有他的原因。我们要和孩子一起正视问题,共同寻找改进的有效方法。
2.尊重孩子自己的方式。有的父母控制欲强,总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人生路线,有权利决定怎样去做,没有必要处处遵照父母的指示办事。如果孩子能用自己的方式对待生活,我们应该觉得欣慰而不是失落。
3.就事论事不翻陈年账。孩子犯了错,我们告诉他错在何处。如果孩子明白了,就不要再说。孩子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我们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期望,同时尊重孩子改变的过程。就事论事,尽可能地用简明的话语来表达,千万不要把陈年老账都翻出来,从头数落,那样会让孩子越来越没自信的。
4.抓大放小不纠缠琐事。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随着日渐长大,孩子自然会明白的。因此,我们不要那么琐碎,把孩子盯得那么紧,我们要把精力放在孩子成长中重要的事情上。比如,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要记住,我们说得越多,孩子听从的机会就越小,我们的威信也就越低。科学的方式是:可说可不说的就不说;同时好几件事要说的,拣重要的说,其他的等这件事了结后再说:复杂的事情分步骤说,先从孩子最容易做到的说起,完成这一步再说下一步。
5.适当放手学自我纠正。该孩子承担的,我们尽量不要参与,孩子做不好会受到相应的惩罚(比如赖床导致迟到),孩子会因此纠正自己的行为。每个人都需要自己长大,都需要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很难懂得自己不曾经历的事情,我们提醒无效时不妨放手,让孩子“吃一堑,长一智”。
6.学会等待改正有过程。有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希望自己一说,孩子马上听,马上改,马上照办,因而快速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这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没有那么成熟,各种能力都还有待培养,有些事情他还不能理解,有些事情他暂时还做不好,我们必须要学会等待,在孩子改正错误的过程中,允许孩子有反复。孩子的成长需要过程,这段过程不会因家长的着急、唠叨而缩短。
(本文改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2年第3期海贝的《妈妈不唠叨,教育效果好》,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