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如何打开青春期孩子心上那把锁

 

晓林:如何打开青春期孩子心上那把锁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一方面开始有意回避父母,有了心事也不轻易吐露,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他们在矛盾中苦苦挣扎,却摆脱不了孤独感,于是用一把冷漠的锁把自己封闭在狭小的个人世界里……

孩子拒绝父母,其实是在呼唤父母,呼唤他们来拯救他。

一、青春期心理闭锁现象的成因主要有5个方面

1.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不合拍。一般说来,青少年生理成熟在前,心理成熟在后。生理发育突飞猛进,性器官发育成熟,使性意识、性冲动、性体验等接踵而至,必然给青少年带来种种困惑或疑虑。与此同时,他们的心理发展却明显滞后,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远未形成,生活能力、自控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都很弱。这种不平衡产生的矛盾不断加剧,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些貌似成人的青少年,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十分幼稚,没有足够的经验应付青春期困惑,不能合理地给自己减轻心理的重负,于是有了沉默、静思、独处、烦躁等表现。

2.自我意识与社会要求形成矛盾。青春期又称“自我觉醒期”、“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的青年开始摆脱对成人的依附顺从关系,向独立自主的方向转化。这种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使青少年产生明显的成人感和独立愿望。但人的自我觉醒、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过程,青春期只是起步,孩子的自我意识往往与社会规范,如基本国情、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师长期待等相违背。这种矛盾使青少年感觉不被理解和承认,因而焦虑、烦躁,多有抵触和自我封闭行为。

3.个性因素。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青少年,因其兴趣广泛、朋友多,闭锁心理表现得不那么明显。相反,性格内向、生活圈狭窄、生活单调的孩子,闭锁心理表现得比较明显。

4.家庭因素。关系和谐,气氛民主的家庭,青少年闭锁心理表现得不明显;相反,亲子关系紧张,父母只关心孩子学业,管束严厉或放任溺爱孩子的家庭,孩子的闭锁心理表现明显——单亲家庭的孩子表现得尤为明显。

5,学校因素。与老师关系融洽、与同学亲密无间、有较多好朋友、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闭锁心理表现得不明显;相反,与老师关系紧张、缺少朋友的学生闭锁心理表现明显。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闭锁心理表现也很突出。

二、三把钥匙开心锁

第一,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自己。缺憾总是有的,关键看以什么心态看待自己。接受现实,悦纳自己,才能生活快乐。

第二,启发孩子心怀善意。人际交往中心怀善意、乐于助人,总会赢得对方的好感和帮助,要想获得对方的理解和体贴,就要先去理解和体贴别人;反之,冷漠只会换来孤独,敌视只能让朋友离去。

第三,发下架子做孩子朋友。有效的方式是鼓励孩子主动开放自我,与家长真诚交流。而最好的鼓励方式是家长放下长辈的架子,做孩子的朋友,孩子才能向你伸出热情的手。相反,不着边际的唠叨和偷偷摸摸的窥探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感。

 

(本文改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2年第7期晓林的《如何打开孩子心上那把“锁”》。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