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尖子生

 

刘素贞:如何把孩子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尖子生

 

在很多人眼里,我儿子很优秀,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他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全面发展,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南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浙江大学直接读博士研究生,享受国家全额奖学金。优秀的学业、积极的心态、健全的人格,使儿子成为了生活的赢家。作为父母,回忆起教育孩子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人品潜移默化,身教胜于言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想孩子健康成长,父母在社会、单位和家庭中做好表率至关重要。一要遵守社会公德,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二要坚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踏踏实实工作,干出骄人的成绩。三要弘扬家庭美德,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矛盾,做到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这些说起来很虚的东西,实际上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父母做得好,孩子看在眼里,久而久之,就会把这些东西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准则。

二、学习娱乐生活三管齐下,营造宽松的成长环境。一是学习环境。我们从孩子会说话起就买来大量的图画书、故事书。每天给他看图画、讲故事。上小学后,让他自己单独住一个房间,拥有自己的书桌、书柜,墙上布置了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为激励孩子成长成才,我们还为他建立了学习档案,详细记录孩子的每次小小的进步,让他有成就感,激励他奋发进取。二是娱乐环境。在要求孩子认真完成作业外,注重培养孩子各种兴趣爱好,使孩子学玩结合,快乐成长。我们购买了军棋、象棋、跳棋、围棋,闲暇时间陪孩子下棋,在吃饭桌上打乒乓球,让孩子结伴滑旱冰,打羽毛球,对其进行全面的素质培养,促其全方位、健康发展。三是生活环境。把孩子的一日三餐列入家庭生活的议事日程,让孩子吃好每顿饭,吃出健康。暑假带孩子到一些爱国教育基地、自然风景区、名胜古迹等景点进行参观,到大自然中放飞心情,开阔视野。

三、作息勤俭坚持缺一不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是按时作息的习惯。每天让孩子按时起床、吃饭、上学、睡觉。特别是午休非常重要,午休好了,等于充电,孩子下午、晚上才能精力充沛,提高学习效率。二是勤俭节约的习惯。从小就教育孩子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养成艰苦朴素的习惯,生活上不与别人攀比,不乱花钱;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不怕吃苦,不甘人后,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三是“我要坚持”的习惯。坚持是一种意志,干什么事都要有恒心,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认定了的事,再难也要坚持下去。孩子上初中时,因体育分不迭标,就每天中午、下午放学回家练习举哑铃,一举就是三年。

四、自理防范抗挫全面开花,锻炼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一是独立生活的能力。父母不能跟孩子一辈子,孩子自己的事情要让他学着自己做,包括整理房间、洗衣、做饭等。孩子读高中时住校,我们让他自己洗衣,洗被罩。这样,孩子上了大学后很快就适应了远离父母的生活环境,放假回家还会帮妈妈做饭、打扫卫生。二是自我防范的能力。社会上各种人都有,所以,从小我们就让孩子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儿子8岁时,暑假一个人在家。有一天,他爸爸一位同学从安阳到我家,他以前没见过这位叔叔,所以不管叔叔怎么亮明身份,他就是不开门。‘最终,客人只好隔着防盗门站着看了一个多小时的电视,直到孩子的爸爸回来才进了家门。三是战胜挫折的能力。人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我们教育孩子要有坚强的意志,有耐热耐寒耐苦的生活适应能力,以及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孩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都是学习尖子,但首次高考时成绩却出乎意料的差,复读一年才考入中南大学,这对他打击很大。上大学后,我们通过写信的方式,对他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教育,鼓励他勇往直前,凭自己的实力到达理想的彼岸。

 

(本文摘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2年第9期刘素贞的《让孩子成为生活的赢家》。更多好点子见家庭山故事网点子库)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