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密码: 忘记密码?

亲子沟通应避免的三大误区

 

万琴:沟通应避免的三大误区

 

父母对孩子的了解存有三大误区,只有认清这些误区,避免走入这些误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与孩子实现良性沟通。

误区一:表面现象。父母有时候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当作事实真相。殊不知,眼见未必就是真相,亲耳听到的事情也会有偏差。如果父母单方面地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进行整合,按照自己的经验去判断、分析,势必产生误解,从而造成亲子间的误会。父母的武断也会让孩子心生厌恶,感觉父母不能相信和不可理喻。

误区二:自以为是。现实生活中,父母自以为是的例子比比皆是:吃饭时,总认为孩子’没有吃饱;出门,总想让孩子多穿点;自己想吃的东西让孩子多吃,认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孩子喜欢的。当和孩子交流时,也往往自以为是,不等孩子说完就打断孩子的话,“你不要说了,我就知道……”有些父母为了多了解孩子,采取种种手段,如偷看孩子的日记、跟踪孩子、监视孩子,和孩子完全弄成了警察和小偷的关系,以至于孩子对父母有了反感。但是即便到了这时,一些父母还在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这都是为了孩子好,不得已而为之。其实,父母这样做,只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害怕孩子走出自己的视野,从而失去对孩子的控制。而有的父母想以此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

误区三:一成不变。总用一种模式和孩子交流,总用一种思维去看待成长中的孩子。孩子年龄小时,用“哄骗、呵斥、命令”达成自己的意愿,如今孩子大了,如果父母再不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依然沿用过去的模式,沟通就会出现问题。父母看不到孩子的内心成长,还认.为自己很了解孩子,这种认识本身就是错误的。

其实,父母要想了解孩子并非难事,没有必要搞得这么复杂,只要你发自内心地爱孩子,真正地从孩子的成长考虑,尊重、理解他,平等对待他,让他有自己的空间;当孩子懂事后,放低姿态,听取和征求孩子的建议,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给孩子表达想法的机会,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对你敞开心扉。

 

(本文摘编自《妇女生活现代家长》 20130年第9期专家热线)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实验
好家长陪孩子玩:亲子制作